第A03版:剑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7月0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剑阁 -- 版次:[ A03 ]
杨武明:用生命谱写山村发展梦
 

    何文飞本报记者朱斗峰

    2014年农村夏粮“双抢”到了,5月20日,杨武明驾驶拖拉机给杨善宇、杨延平等村民运送从田间收割的小麦,到天黑才回家。晚上忙着为自家脱粒小麦到第二天天亮,匆匆吃完早饭,又开着拖拉机到五保户杨建成的地头装上小麦运到他家里。杨建成的母亲八十多岁了,拉着他的手说:“有你,我们娘儿俩就放心了。”

    然而,在回家路上,因过度劳累,不幸翻车,村民发现时,车头压在杨武明脊背上,已停止呼吸,噩耗传出,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拥来,很多人放声痛哭。

    倒插门女婿为村民“打工”

    金城村是剑阁县长岭乡的一个小山村,三市交汇,距乡政府12公里,甚是偏远。2005年前,村里生产生活条件很落后,当地有嫁女不嫁金城村的说法。1992年,邻村25岁的杨武明与金城村杨慧君结婚,成为上门女婿。

    杨武明有过外出务工挣钱改善生活的理想,也曾在外奔走建筑工地10多年,回家看到村里落后的面貌,看到乡亲们还背着背篼去乡粮站卖粮过年的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2005年春节刚过,村里青壮年如候鸟般都离开村子,又外出打工去了,村里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杨武明的心再一次彻夜难眠,人都走了,谁?来改善咱们的环境!

    杨武明决定留下来,乡亲们见他不出去打工,有些不解。杨武明认真地说:“如果大家信得过我,我来做五队的当家人,给你们打工。”乡亲们以为他在开玩笑,因为条件差,不说是组长,就是村主任都没谁愿意去当,近三年了,组上都没有组长,大家像一盘散沙,老支书杨善枝问他:“你能修好路,让大家喝好水不?”“我能。”杨武明回答很干脆,“我还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草根干部成为村民主心骨

    2005年,杨武明走马上任首先是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整治从组上到村里的道路。说容易其实不简单,劳力给杨武明出了难题,加上各自家里有想法,路一直没修好过。开始,杨武明做不通工作,就一个人上路,杨慧君看不过去,就一家人上,再后来乡亲们见他咬住组道不放,渐渐地都跟上来,近50名老弱病残人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通村路、入户路,还有入地入田路10多公里。

    2007年长岭乡大旱,人畜饮水十分困难,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饮水成了杨武明心头之痛,治旱迫在眉睫,他跑资金组织劳力自掏腰包花两万块钱购买六轮车修缮2口山坪塘和18口水井,不分昼夜干,还积极参与乡村干部向群众送水,主动承包了杨建成、罗素华等3户五保户饮用水供应。年底,顺利完成山坪塘和水井的修缮工作。汶川大地震后,他忙碌于砖厂、沙场为房屋重建户运输材料,在全乡率先完成了10户人家农房重建工作,2012年,他被当选为村里的支部副书记。

    村民们看到五组的变化很大,2013年,全村人要他做村里的当家人。当上村主任的杨武明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乡亲们找项目跑路子,就在这时,他母亲不慎摔伤骨折,天天喂饭端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却依然不影响抓村里经济发展的势头。2013年,他种植烤烟8亩,并动员、指导该村40余户人种植烤烟共计120亩,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89户,其他项目发展120户,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不少,全村经济发展走在了全乡的前列。

    杨武明走了,留下金城村粮油飘香,留下金城村鸡鸣羊叫,留下一名普通党员带领群众改善环境、增收致富,关爱孤寡老人的坚定信念,用生命谱写了山村的发展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