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旺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旺苍 -- 版次:[ A03 ]
文化扶贫助力奔康路
幸福的种子正发芽
 

    本报记者陈绍海

    书报全民读、演出人人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

    近年来,旺苍县通过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文化惠民扶贫专项行动,全面出击文化扶贫“攻坚战”,让广大群众乐享“文化小康”。

    关键词:全覆盖

    县乡村三级联动,推动文化惠民整体推行

    这几天,木门镇文化站负责人陈维龙显得格外忙碌。

    “过不了好久,县上马上要举办第六届乡村文化艺术节,这段时间正忙着排练广场舞、器乐演奏等几个文艺节目。”陈维龙说,“到时还要展示农民石雕、农民根雕、农民竹编、农民刺绣等工艺作品。”

    记者看到,木门文化站场地宽阔,移步即景。总面积约1400平方米,且全部硬化,站内摆放的文化读物约5000册,篮球场、乒乓球桌、舞台等群众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全镇13个村的农家书屋储存图书已有23400余册。”木门镇负责人介绍说,“镇文化站每月接待农民读者有200多人次。由村(居)民组织的文体爱好者队伍9个,比较固定的农民演员有36名。”

    目前全县已建成功能完善的农村基层文化站38个、村文化活动室352个、文化示范户1480户;新建体育健身广场20个;完成文化资源共享工程255个。

    关键词:新技术

    探索适合贫困山区的文化扶贫工作经验

    “以前的借书证只能哪里办、哪里用。如今只需一张卡,就可以在县上的图书馆、乡里的文化站自由借书还书,真方便!”在旺苍县图书馆,东河镇白马寺社区居民杨喜乐呵呵地说,他在大河乡文化站图书室借阅了一本《我要做一匹斑马》,“用这张城乡图书借阅一卡通,很快就把手续办好了。”

    旺苍县图书馆副馆长李巧介绍说,所谓“一卡通”,就是读者只需免费办理一张电子借阅证,就可以借遍县、乡(镇)图书馆(室)里的书,通借通还。旺苍由此成为全省贫困县区中率先实现“区域图书馆自动化集群管理”全覆盖到乡镇(社区)的地区。

    从2012年起,旺苍县就利用文化共享工程CSLN(专业图书馆网)平台,在万家、福庆等乡镇建成了城乡图书借阅“一卡通”管理平台。其余乡镇(街道)也将在2018年底前全部建成城乡图书借阅“一卡通”管理平台,从而达到一人持证,多馆借书;一馆藏书,多馆利用。

    “目的就是为解决城乡图书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读者借书难的问题,”该县文化部门负责人谈及“一卡通”文化扶贫新手段时掷地有声,“城乡读者在县内凭一张读者卡就能通借通还。”

    不仅如此,贫困山区,山高坡多路远,村与村、乡与乡之间的间隔较远。如何突破地域限制的瓶颈,实现文化扶贫的全域覆盖?旺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书报要全民读,广播更要村村响……”该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8年底,旺苍将完成97个贫困村未实现互联互通的应急IP广播“村村响”建设任务。

    关键词:焕新生

    扶贫要扶智,关键得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文化小康起来

    在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今年58岁的村民李桂英刚跳完坝坝舞,就走进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向队友取经白花前胡的种植技术。

    去年底,村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好后,听说要组建老年舞蹈队,免费学,李桂英报了名。“经常跟舞蹈队队友交流,想法就不一样了。”李桂英解释,队里好些人种白花前胡,每亩地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她动了心,今年种了3亩。“现在有好些地方请舞蹈队去表演,跳舞也能挣钱;家里3亩前胡今年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

    在实施文化“输血”扶贫的同时,当地还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红色旅游,强化“造血”功能。

    红四方面军在“红军城”里留下的40多处遗址、著名的木门军事会议会址、310多幅红军石碑牌坊标语……近年来,保存完整的红色文化在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游览的同时,也让周围村民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商机。

    在东河镇、木门镇等地,当地许多村民抓住红色历史文化景区旅游发展为大家创造的致富机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致富。

    东河镇福临村支书李能美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重点发展了核桃、茶叶和柑橘产业,全村3000余人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7600元,预计今年人均年收入能达到8500元。“村里现有2户农家乐,有5户贫困户在里面务工,平均一年差不多能挣19000元。”李能美说,“目前全村还有贫困人口192人,计划2018年全部脱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