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苍溪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苍溪 -- 版次:[ A03 ]
真情浇开幸福花
——苍溪县中土镇元宝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纪实
 

    杨强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走进苍溪县中土镇元宝村,笔者就被眼前旖旎的风光深深吸引住了。一幢幢小洋楼鳞次栉比地排列在水泥公路的两旁,累累硕果压得猕猴桃树直不起腰,老百姓脸上无不流露出满足的笑容……

    提及元宝村这几年的变化,当地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他们说,正是因为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和村“第一书记”——苍溪县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杨斌,村里才发生了如此日新月异的巨变。

    初入基层,从“零”开始

    残破不堪的村委会,“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羊肠小道,还有一些是土坯房……2015年,到元宝村任职的杨斌看到眼前的情景,顿时感到跌到谷底。

    望着贫困户带着一些怀疑,又有一丝期盼的眼神,杨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元宝村的老百姓奔康致富。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基层工作经验相对欠缺的杨斌来说,深入其中,才发现农村工作绝非易事——大到土地山坡,小到一草一木,都可能成为引起矛盾的导火索;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条件并不优越;贫困户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开局工作可谓举步维艰。

    虽是“从零开始”,杨斌丝毫没有气馁。他积极奔走在田间地头,和群众话家常、听意见、聊发展,用实际行动打消群众的顾虑,用行动丰富着自己农村工作经验。

    通过走访,杨斌找到了群众对村委会班子意见大的症结所在。他采取召开专题会、党员代表会、村组干部会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讲道理,讲政策,摆事实,很快缓解了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其次,他召开群众代表会,让大家出谋划策,共谋元宝村发展大计。经过一段时间,村民对杨斌逐渐信任了,愿意与他交谈,家里有什么矛盾,也愿意找杨斌诉说。因为村民们认为,杨书记是他们的知心人。“告状”的群众越来越少,到后来几乎没有了。有的是发展经济的劲头,有的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的是干部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倾情投入,真帮实扶

    要彻底改变元宝村的落后面貌,杨斌深知,产业发展是关键。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产业……他开始了不断的学习与探索。

    经过多次踏勘和论证,杨斌与村两委班子最终形成共识:利用撂荒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园,村民以土地入股,前五年产生的利益归村集体所有,五年后,入股村民按股分红。

    这一思路得到了部分村民的认可。可是还是有一部分村民不同意,他们担心集体搞经济,那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过去多少年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只要集体有了钱,干部们就会大吃大喝,挥霍一空。还担心集体经济开始一阵风搞起来,后来又没人管理,再好的事情也干不长。

    针对村民这些想法,杨斌坚持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宣传政策、法律,宣传科学方法,打消他们的顾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斌反复、耐心的思想沟通下,全村群众思想认识得到统一,对开垦利用撂荒土地发展建设瓜蒌产业园形成了共识。

    在杨斌的带领下,贫困户们立即撸起袖子加油干,将该村二组25亩撂荒土地开垦出来,用于建设瓜蒌产业园。如今,园区瓜蒌长势良好,挂满枝头的瓜蒌昭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

    “因无劳动力种植,我家有2亩多地被撂荒,现在,村上发展产业园,我将撂荒土地拿出来种植瓜蒌,等村集体富裕了,我们就可以从中分到红利。”在产业园里锄草的贫困群众罗万会告诉笔者,她今年在园区务工有15天了,每天按80元工价,已经挣到了1200元。

    谈及瓜蒌产业园收入,杨斌心里有着一本明白账。“今年瓜蒌初挂果,保守估计每亩产量1000斤,每斤回收价0.80元,25亩地可收入2万元,人均村集体经济收入近40元。”

    杨斌说,明年起,瓜蒌将进入盛产期,亩产可达3000斤,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6万元。五年后,按3:7的比例,30%收入归村集体所有,70%收入按村民入股土地分红,入股村民户均可增收3300元,其中入股贫困户户均增收3500元。

    “明年,我们村打算按照村民入股土地分红的方式,用产业扶持基金30万元,再发展瓜蒌100亩。”杨斌信心十足。

    “要让‘空壳村’变成富裕村,就得发展多种特色经济,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村强了民也才会富裕。”杨斌如是说。

    乘势而上,扶上马再送一程

    除了发展瓜蒌产业,元宝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离群众致富还差一段距离,还要培植更多产业大户,带动全村群众发展产业,杨斌一直思量着。

    杨斌在村里担任第一书记以来,通过他多方协调,元宝村顺利争取到相关项目资金360余万元,完成了5.95公里村组道路的硬化,4口山坪塘的标改,还新建提灌站1个,硬化田间渠系5.2公里,新建村级卫生室1个,村级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提升。

    目前,该村有12户农户发展起了水产养殖业,水产养殖面积已达80亩,年收入逾10万元;发展小家禽养殖户68户,存栏小家禽5000余只;发展蔬菜种植户41户,种植面积50余亩;发展核桃、脆红李等特色庭院经济250余亩……

    当年的贫困村如今已焕发出崭新面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