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2 ]
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是广元最大最具潜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于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之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解读
 

    张骏

    刚刚闭幕的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响亮提出“坚持文旅兴市,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和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这是经济新常态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深化广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一脉相承,是对产业发展的完整布局和系统安排,是我市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基本遵循。

    一、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是市委两次全会聚焦的重中之重

    继市委七届二次全会作出《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后,市委七届五次全会聚焦产业发展,王菲书记作了《专注发展定力,持续精准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产业发展新跨越》主题报告,作出了《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发展的决定》,再次对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作出安排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市委纵深推进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的政治担当和坚定决心。

    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战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绘就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战略决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与中央经济思想一脉相承,与省委“三大发展战略”相连相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是我市坚定不移实施“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有效途径。历届市委接续奋斗,发展战略连续贯通。

    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是科学研判市情的新决策。在新经济深度分化、多点多极竞相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把最大的资源禀赋、最大的卖点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好,构建起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具有更高标识性的城市名片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应对挑战、后发赶超。从市第七次党代会到七届二次、五次全会,市委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的最大支撑,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产业发展的总抓手,以做大总量和提升质效为中心,着眼特色优势产业,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破总量不足的矛盾、攻质量不高的难关,走出一条有效优质供给充分、中高端供给主导的产业发展新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全面确立、渐次展开、纵深推进、成效显现。

    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是勇于担当的新作为。目前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发展战略和思路干事创业,呈现出追赶跨越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是新战略新决策,必须扑下身子抓落实,坚持久久为功,勇于担当。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勇于担当。以旅游产业项目为重点,抓住旅游营销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两个关键,“一体两翼”,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作为。

    二、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思路目标明确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重要桥梁,是拉动经济、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力量。广元旅游资源丰富,是省上规划的大蜀道、大嘉陵江生态旅游带,升级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和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是广元旅游发展的根本出路。

    总体思路定位精准。从市第七次党代会到七届二次、五次全会,着眼于资源优势和发展大势,提出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总体思路和建设“一名市三基地”目标,“一名市”就是要实施全域旅游带动、努力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一核四带六链”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中,提出构建大蜀道文化休闲旅游发展带、秦巴山区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带和生态文化旅游与休闲康养产业链。定位精准,思路清晰,达成共识,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并得到印证的正确道路。

    “四个知名”要求明确。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代表的是广元资源禀赋、彰显的是广元特色优势、体现的是时代发展潮流,具有丰富内涵。“知名”在核心品牌,把“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生态广元、康养名都”做成国内知名核心品牌,打造成具有唯一性、高辨识度的城市名片。“知名”在规划设计,科学谋划广元长远发展的“成长坐标”,思路上有大视野、发展上有大谋划、建设上有大手笔,既提升发展又涵养人文,既保护生态又提升品质,体现国际视野、世界水准。“知名”在特色内涵,做到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生活幸福、贡献突出。“知名”在美誉程度,通过优质服务、精细管理,把历史感与现代感、宏观设计与细节打造、软件配套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美环境、续文脉、提品质,让近者悦、远者来,使广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发展框架布局清晰。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我们必须实施全域资源、资金平台、产品打造、运营管理、品牌营销“五大统筹”;发展康养旅游业、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健康服务业、文化创意“五大产业”;打造森林、特色温泉、中医药、文化、健身休闲“五大康养旅游产品”;构建科学规划、资源环境保护、全域旅游目的地、特色产业、配套服务、发展动能和推进保障“七大体系”。形成“一核、一极、两带、四区、五廊”发展格局,即依托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康体疗养条件,突出“女皇故里”文化品牌和自然山水格局,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以剑门关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整合昭化古城等优势资源,建设剑昭精品旅游区,打造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增长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建设大蜀道生态康养旅游经济带和嘉陵江生态康养旅游经济带;彰显特色康养资源,建设唐家河、米仓山高端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区,曾家山国家农业公园农旅融合示范区和苍溪红色经典与全域乡村旅游示范区;构筑区际旅游大脉络,促进与大九寨、大秦巴及周边地区旅游大合作,向外辐射打造五条廊道。

    发展目标任务具体。到2020年,生态康养旅游总收入达600亿元以上,康养旅游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的综合贡献率均达到15%以上,康养旅游新增就业占当年新增就业的20%以上,康养旅游收入占农民年纯收入的20%以上。

    三、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机遇挑战并存

    按照文旅兴市发展思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速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和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准备了条件。一是资源优势突出。拥有剑门蜀道和唐家河2处世界级旅游资源、国家级旅游资源和品牌81处、省级旅游资源和品牌148处。二是产业基础夯实。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27个,其中5A级1个、4A级16个;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建成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各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省级旅游强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18个。创新开发了剑门鸟道、天空步道、低空旅游、菖溪河漂流、天赐温泉、女皇温泉、曾家山滑雪等旅游产品。三是对外知名度提升。“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生态广元、康养名都”品牌已逐渐深入人心,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四是经济效益显著。截至2016年底,全市旅游接待人数3792.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4.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6%和27.55%;机场吞吐量23.66万人次,同比增长10.04%。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接待游客351.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7%和9.0%。剑门关门票收入排全省第六位。

    旅游已成为改善民生、脱贫致富、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但是行业竞争异常激烈,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

    转型升级成为最紧迫任务。全域旅游作为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一种全新理念和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几年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市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以全域资源整合、全域规划引领、全域标准贯彻、全域宣传营销为抓手,加快实现旅游业发展观念变革、模式创新、路径转换。

    相关产业部门统筹联动成为最新要求。过去是依托旅游资源,进行单一的打造旅游景区,管旅行社、星级酒店,开发旅游产品,这是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事,即“旅游”。现在要旅游化,即全域旅游化、全产业链旅游化、全生产要素旅游化,实现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旅游+”。

    破解供给端结构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旅游基础在观光、核心在过夜、关键在体验。我市旅游产品大多都是速成产品,产品类型单一,多以观光为主,休闲度假产品、专项产品较少,市场化程度不高,参与体验性不强,季节波动性大。剑门关景区一家独大,集群集聚效应不明显。旅游集散服务体系不完善,一到大假,住宿一床难求,交通拥堵,游客进不去、出不来;车站、机场、码头到景区的集散、接驳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还没有“落地自驾、异地还车”业务;智慧旅游发育迟缓,部分旅游景区可进入性仍然较差。服务质量还不高,标准化执行不好,近者悦、远者来的氛围没有真正形成。产业融合度不高,缺乏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文化、康养等行业的融合产品,未能形成“旅游+”局面。

    四、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推进举措创新

    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我们要进一步创新举措,发力供给端,破结构性矛盾,攻质量性难关,推动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建设重大旅游项目推动转型升级。策划、包装和储备一批融合类旅游项目,建立产品丰富、门类齐全的旅游招商项目库。重点加快推进中青城投昭化古城、华侨城剑门关旅游区、万达康养城、广元康养产业园、天曌山、黑石坡森林公园等项目,让这一批新的旅游投资项目成为广元旅游新的增长极、爆发点、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实践基地。提升剑门关国家AAAAA级旅游区品质,争创米仓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加快建设唐家河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建成曾家山和天曌山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建设白龙湖和亭子湖滨水休闲和水上运动旅游区等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完善交通集散服务,建设空港、车站、码头与城市、景区的无缝接驳系统,规划建设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完善城镇和景区慢行体系建设。主动对接高铁,完善落地自驾异地还车、自驾车房车露营地等集散服务系统。推进剑门关、唐家河、曾家山等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打造川北低空旅游走廊。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让绿道慢行系统贯穿主要城镇、乡村和景区,构建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服务体系完善的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特色酒店。充分发挥高端景区的溢出效应,聚力引进打造一批国际范、乡土味、具有广元特质的国际高端精品民宿。发展一批以自然山水、田园风情、森林呼吸等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农庄。着力打造以特色文化、温泉养生为主题的康养社区,推进候鸟式度假设施建设,引导传统地产向康养旅游地产转变。开发特色商品和美食,突出产品精深加工,将特色农副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研发文创商品。依托中药材资源,研发推出养生商品。加强与旅游、烹饪类院校合作,提升豆腐宴、山珍宴、药膳宴、核桃饼、生态鱼等名宴名菜名小吃,打造一批旅游购物中心、特色美食街区(村落)。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智慧旅游目的地综合运营平台和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大数据中心,完善公共信息查询系统。健全应急救援、救助系统,实行网上预定预约和统一交易结算。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特色旅游商品消费。统筹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智慧医院、智慧社区、智慧乡村,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

    强化旅游宣传营销拓展客源市场。围绕“让世界了解广元,让广元走向世界”总目标,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上牵头、县区主抓”和“线上线下融合、分区重点突破”的整合营销思路,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广覆盖、大影响的宣传营销活动,大力提升广元和广元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客源地营销,在航线城市、周边城市、高铁沿线城市、铁路沿线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等主要国内城市以及国内知名景区,通过设立广元旅游营销中心、举办活动、投放广告等宣传。精心组织开展各类营销活动,策划举办好蜀道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广元女儿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节会,组织好航线、专列、直通车专项营销活动。指导各县区、旅游景区开展梨花节、避暑节、采摘节、红叶节、温泉节、冰雪节等春季踏青赏花、夏季避暑漂流、秋季收获采摘、冬季温泉滑雪等地方特色节会,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局面。推进智慧旅游营销,充分运用广元旅游目的地综合运营平台,发展在线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在线景区门票、旅游购物和餐饮服务平台,积极推广“线上下单、线下购物”的在线旅游购物模式和手机餐厅服务模式。积极参与国家旅游局和省旅发委组织的各类展会、推介活动营销。

    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融会贯通“全域旅游”理念,构建“全时空、全产业、全部门、全社会、全方位”产品体系,推动多产融合、管理体制和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推进旅游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推广设立旅游发展委(局)和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1+3”模式,建立新的综合执法、统筹机制。充分发挥“旅游+”功能,推动旅游与多产业的整合。建设旅游小镇、旅游风景道、旅游绿道、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特色旅游基地、研学旅游基地、养老旅游基地等新兴旅游业态和产品。培育和扶持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镇村落、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游艇、游船、房车、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内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便利,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质量达标,旅游标识完备、公共信息完善、智慧旅游服务精细化。

    蓝图已经绘就,征程就在足下。我们旅游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和省委治蜀兴川方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使广元旅游进入全省一流行列,为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系广元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