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1 ]
饮水思源奔康路上话党恩
——青川县观音店乡脱贫攻坚新气象
 

    本报记者刘保刚鄢怀林

    12月22日,天刚蒙蒙亮,青川县观音店乡青竹村村民杨永菊已经在自家的产业“基地”忙活起来。

    “党和政府给我们帮扶的力度这么大,省上、市上和县里都派出一对一的帮扶干部,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帮助,乡上出台了补助政策,村里也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这在过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杨永菊深有感触地说,“烧香敬佛求不来好运气,脱贫致富全靠党的好政策,我们绝不当懒汉,一定通过辛勤劳动早日致富奔康。”

    观音店乡,因境内有一座观音庙而得名。数百年来,逢年过节,大事小事,老百姓都会求“观音菩萨”保佑赐福。然而,多少年过去了,村民们依旧没有摆脱贫困。近年来,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当地党委政府和各级帮扶干部注重从引导群众“脱贫先换思想、先转观念”入手,摒弃迷信思想、老旧观念,使每个人从自身勤劳致富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信党跟党走才能“赶”走穷,靠双手劳动才能“迎”来富。

    饮水思源——

    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奔小康

    12月22日,适逢“冬至”,观音店乡董家村像过年一样热闹:按当地风俗,全村人要杀年猪、摆宴席、谢亲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男女老少会聚一堂,回忆一年来的收获,展望下一年的好光景。人群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省市县的帮扶干部。

    “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村的变化不会这么快,这么大……”坝坝宴上,随着一首歌曲《感恩的心》响起,乡亲们纷纷举杯,向一直在董家村默默付出的帮扶干部致敬,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帮扶干部也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给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扶贫政策,为他们致富奔康支招。

    “对我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场坝坝宴,更是一场感恩宴。”在外务工刚刚回乡的村民陈德双眼含热泪,向所有帮扶干部敬上了一杯多年的“家酿”,“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干部实实在在的帮助,没有你们,我们一家啥时候才是个头哦!我们全家人一定跟党走,当好这个头,不辜负党的期望!”

    45岁的陈德双,全家4口人,一双儿女均在读书。过去,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和妻子种几亩土地维持。在党的扶贫政策的支持下,陈德双决定外出务工,在某沿海城市靠自己的木工手艺换得不菲的收入,除了在外生活开支,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的收入。妻子杨永菊则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种植了3.5亩辣椒、2亩西瓜和2亩玉米。同时,她还在帮扶干部的指导帮助下,发展起药材、魔芋、生猪、土鸡等种养产业。除去成本,今年仅药材收入就达1万多元,出栏3头生猪也有6000余元的收益,产业收入超过了2万元。现如今,一双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脱贫奔康路上,两口子的信心更足了。

    自强不息——

    盲人的世界也处处“放光芒”

    青竹村二组贫困户杨坤,是一个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奶奶年迈常年患病,生活十分困难。近年来,在县残联的帮扶下,他凭借过人的智慧,打造“盲人+电商”的传奇。县残联给他捐赠了一款名为点明安卓的盲人读屏软件,通过两年刻苦自学,他对软件操作自如。2015年开始,经帮扶干部推荐,他成为了一名京东客服。通过一部手机为青川辖区客户(更多的是残疾人)提供各种家电的售后、安装和维修服务,月薪2500元。

    因为双目失明,曾经的杨坤家里一贫如洗,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家人每人每月都能领到补助,自己也有了稳定的工作和较为可观的收入,全家人生活没有一点问题,而且还有了节余。杨坤激动地说,“这些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和实实在在的帮助,才让像我一样的盲人感受到世界处处流光溢彩,我们要知恩、感恩、报恩。”

    杨坤表示,他和家人虽然在享受着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实惠,而且衣食无忧,但自己决不当“懒汉”。杨坤工作之余,还能下地干活,他力所能及种了几亩魔芋和中药材,养了几头牛,这些都可以为整个家庭带来不少的收入。

    观音店乡党委书记何智慧说,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当地群众不仅学会了各种致富本领,而且更加懂得了“饮水思源”的道理,养成了知恩感恩的良好风气。今年,该乡通过市县验收,青竹村贫困村实现脱贫退出,董家、河坝等村65户贫困户脱贫均全部达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