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0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3 ]
关于《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说明
 

    (紧接A2版)

    要统筹抓好其他铁路建设,整体提升全省铁路运输水平。成贵(经乐山)铁路要确保我省境内段今年底建成通车,力争明年实现与贵阳全线通达;川藏铁路要确保成雅段今年建成通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雅安至康定(新都桥)段;成兰铁路要加快推进成都至川主寺段建设,成都至西宁铁路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成昆(经攀枝花)铁路扩能改造、川南城际铁路建设,加快启动隆昌至叙永、广元经巴中至达州铁路扩能改造,成都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工程项目要尽快开工、尽早投入使用。还要扎实做好汉巴南、绵遂内等铁路前期工作及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成都至格尔木铁路等项目规划研究。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讲求多式协同,必须统筹发挥空铁公水集成优势。从我省当前实际出发,航空重点是填补空白、加密线路,加快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增加成都至欧美、南亚、东南亚航线,加快支线规划、布局和建设,做大做强航空物流,发展无人机运输,拓展通用航空新业态。公路重点是完善网络、提升等级,促进川渝路网一体化发展,增加川滇川黔高速公路密度,推进川藏川青川甘骨干通道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区分轻重缓急,高海拔地区除主通道外,重点要放在提升国省道公路等级上,同时继续加强全省通村通乡公路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水运要积极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川境段航道问题整治,提高运输能力;加快推进乐山、宜宾、泸州三港整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同时,积极推进达州至万州港铁水联运,形成通江达海新通道。在主干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同步推进支线和“毛细血管”的建设,全面消除“断头路”、打通“最后一公里”。

    第五,关于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通过这些年努力,我省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推动全省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顺应发展大势,发挥比较优势。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变革正有力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才能在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中赢得一席之地,构建起四川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支撑。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窗口期”,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做响品牌、拓展市场,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根据四川产业发展实际,《决定》稿提出重点发展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5+1”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这是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最有可能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要发挥全产业链发展优势,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培育5G、智能穿戴设备等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加快建成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我省是军工大省,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基础雄厚、优势明显,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军民融合发展步伐,抓好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着力推动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培育一批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川酒、川茶、川菜、川果、川药等一直是四川引以为豪的物产,食品饮料产业理应成为特色优势产业,要大力实施“川酒振兴计划”,使“六朵金花”重放光彩,同时培育一批茶、竹、果蔬、中药材和饮用水全国知名品牌,加快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和重要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我省钒钛、稀土、锂矿、石墨等战略资源富集,先进材料产业潜力巨大,要加大力度推进关键技术和拳头产品研发,大力发展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建筑材料、钒钛钢铁稀土等重点产业,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我省是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水电装机达7500多万千瓦,在建装机还有2000多万千瓦,天然气(页岩气)储量也很丰富,发展能源化工产业要科学有序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等资源开发,积极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争取国家加快四川水电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高载能产业,促进水电消纳,争取在两三年内基本解决弃水问题。优化天然气(页岩气)开发模式,提升化工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精细化工生产基地。数字经济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融合性,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还可以通过与众多产业的嫁接,催生出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释放出巨大动能,要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实施。要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产业,抓好智慧城市和智能工厂示范建设,大力发展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需要注意的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能遍地开花、一拥而上,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抓好规划布局、政策引导、要素保障、品牌建设和人才支撑,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聚力突破,推动各地产业错位发展、配套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发展现代经济,尤其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着力抓好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落实,推动国资国企、行政管理体制、电力体制、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要突出创新引领,加大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大幅度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在川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驻川企业作用,开展协同创新和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搭建产学研和银政企合作平台,带动创新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一个地区市场有没有活力、创新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民营经济的发展是重要标尺。要按照《决定》明确的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研究推出更有实效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家创业热情,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凝聚我省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六,关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这三项工作紧密联系,都事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殷殷嘱托。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作为标尺,时刻想一想这几项工作的位置摆得怎么样、抓得实不实、群众满意不满意,以此检验我们的群众感情深不深、看齐意识强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四川“擦亮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我们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决定》稿对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作出部署,重点是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创建一批农业强县,加快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盘大棋”,涉及面很宽,需要在总体谋划、全面推进基础上,抓好一些“吹糠见米”的重点工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决定》稿提出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是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具体举措,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系统推进。要全面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学习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先进经验,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让四川乡村更加幸福美丽。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也是我们向中央立下的“军令状”。现在,我省还有68个贫困县、5295个贫困村和171万农村贫困人口,巩固脱贫、防止返贫压力也不小。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最近又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锐出战”“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全党发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进军号令。这一仗打不好,我们无法向党中央、向总书记交代,也无法向全省人民交代。要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众,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扎实做好住房安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就业培训、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生态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把“回头看”工作做好做细,加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注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凉山彝区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影响全省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决定》稿确立了抓好彝区脱贫攻坚综合帮扶的任务,省委日前研究出台了《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提出了12个方面34条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派出了总数达5700多人的综合帮扶工作队,并在凉山州召开了10余万人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就是要表明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举全省之力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全省各级各部门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支持凉山州脱贫攻坚作为分内之责,为夺取这一对于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战役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需求转向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等,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七,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川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富集,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省有独特优势。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大力推动巴蜀文化繁荣发展,使全省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凝聚在一起,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精神文化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从我国先行地区实践经验看,经济强省建设有利于文化强省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又会促进经济强省建设。《决定》稿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目标,就是要推动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建设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做好这方面工作,关键是研究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现在群众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加强“文化小康”建设,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名家培养工程等,创造更多具有四川特色、巴蜀气派、中国精神的文艺精品,培养一支德艺双馨、服务大众、影响广泛的文艺川军,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更好满足人民对文化产品的需要,不断提升四川在全国文化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和贡献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标志,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支持成都加快建设领先全国、辐射全省的西部文创中心和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鼓励各地以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文化产业亮点和品牌。四川文创人才汇聚、信息产业基础较好,要发挥优势,大力推进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社会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我省旅游资源丰富,文旅结合潜力巨大,要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把文旅融合打造成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的靓丽名片。

    第八,关于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文明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四川“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必须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工程来抓,自觉肩负起党中央赋予的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蓝天、碧水和净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环保领域“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决定》稿提出在全省发起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好蓝天保卫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重大部署,又紧扣实际提出碧水保卫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等特殊任务。“八大战役”是着眼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实际工作中需要与抓好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起来,制定细化具体实施意见、工作方案,每个方面都要落实责任主体、制定具体举措、明确目标进度、完善考核机制、从严奖惩问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仗接着一仗打。各级领导干部在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要自觉做到“四不”,不因多年积累的问题而推责,不因涉及复杂利益而回避,不因可能造成一些经济损失、付出一定代价而退缩,不因需要较长时间治理方能见效而延缓。做到这“四不”,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这“两观”解决了,就会一通百通。

    生态保护与推动发展不是对立的,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践行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定》稿提出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要以此带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营造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九,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口。必须瞄准重点领域打好关键之战,最大限度争取主动。《决定》稿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具体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先,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建立完善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及时整治风险点位,把防止违规举债、矛盾隐患排查、决策风险评估等工作抓细抓实。坚持有的放矢,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出问题,对重大风险有专项方案,对可能的突发风险、紧急情况有充分预案,对个别特殊问题有针对性应对措施,确保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坚持综合施策,把防范各类风险作为系统工程统筹推进,强化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筑牢“防火墙”、切断“传导线”,坚决防止小风险演化成大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防止个别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坚持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对失责渎职的严肃追责问责,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第十,关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同全国一样,四川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正风肃纪任务艰巨,修复净化政治生态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决不让危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现象在四川有任何市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克服“七个有之”问题,以坚强政治定力彻底肃清周永康流毒影响,绝不能存有松口气、换换频道的思想情绪;持续深入加强政德建设,倡导培育良好家风,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坚决铲除封建腐朽文化滋生的土壤。

    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地方政治生态不好,则正气不彰、歪风滋长,必然破坏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政治生态好,就能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极大释放市场活力和增长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是否良好,干部作风是重要检验。要持续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高度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新表现,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前不久,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决定》稿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围绕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创造性提出务实举措,就是要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引导大家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治蜀兴川事业发展上来。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保障就是重要的发展环境。必须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依法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以法治良序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党员干部依法履职行权,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热情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党委、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强化契约意识,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要给投资者以稳定预期。依法加强企业平等保护和产权司法保护,严防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严防超标的、超范围采取财产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切实维护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营造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的良好环境。

    讨论修改和审议通过两个《决定》稿,是这次全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省委提出的工作思路、重点任务、战略举措和目标要求,认真思考、深入讨论、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把《决定》稿审议好、修改好,使之成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