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朝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朝天 -- 版次:[ A03 ]
文化扶贫,让群众在家门口收获“诗和远方”
——朝天区文化扶贫“夏季攻坚”掠影
 

    本报记者张敏

    “胖子跳瘦了,瘦子跳健康了;‘三高’正常了,心情舒畅了;邻里和谐了,生活幸福了!”7月8日黄昏,天边瑰丽的霞光,映红了朝天区临溪乡党家村文化广场上欢快起舞的群众的笑脸。

    脱贫摘帽“夏季攻坚”以来,朝天区严格对标任务清单,下足绣花功夫,扎实推进文化扶贫各项工作,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中切实增强生活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就拥有了真正的“诗和远方”。

    “软硬兼施”公共文化设施处处开花

    统筹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软件服务和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幸福发展,是朝天区一直以来致力推进的头等民生大事。

    “按照贫困村图书室建设标准,我们不但要配齐1800册以上的图书以及书架、阅览桌椅等,还将完成对所有图书的分类、编目、上架工作,并对村级图书的借阅管理进行专业培训。”东溪河乡解放村图书室,该区图书馆六名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

    而在羊木镇金顶村,文化室改造升级也正在有序推进。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文化室严格按照前期规划施工,一周后就可进行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文化氛围的打造。

    脱贫摘帽“夏季攻坚”中,朝天区进一步夯实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水平,初步形成了具有朝天区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全区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并实现免费开放,214个行政村文化室全面实现达标升级,建成农村文化院坝73个、留守儿童文化之家7个、农民工文化驿站7个;体育健身设施实现乡镇全覆盖、村绝大部分覆盖。

    “基层点单”文化惠民活动深入人心

    “《不能争当贫困户》演得好,很有教育意义。”4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惠民”活动,在蒲家乡罗圈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赢得了上千名群众的纷纷点赞。

    “按需点单、精准配菜,‘上级配送一部分,地方组织一部分、群众参演一部分’,确保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为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夏季攻坚”中,朝天区创新启动“七进村社”活动,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该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把“七进村社”打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金字招牌”,该区以文艺巡演、图书流动、流动培训为主要内容,通过集中性示范服务、小分队志愿服务、“文化走亲”服务等渠道,推动文化流动服务成常态。

    同时,该区出台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扶持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打造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送文化,更要种文化。”该区还强力推动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通过资金、项目、场所、技能等多种形式,助力农村建好文化阵地、开展文化活动、提升文化技能、保护文化遗产,让文化的“种子”深植人心,文化惠民由此真正汇入了文化民生的时代交响。

    坚定传承“土”文化彰显大自信

    “扶贫政策是个宝,大家一定要听好。两不愁,四保障,美化环境不能忘……”近日,朝天镇贫困村朱家村文化小广场上,伴随着一场精彩的舞龙灯,吉祥先生巧嘴直把脱贫攻坚惠民政策来宣讲。

    “从来没想过我们山旮旯里一度断档的‘土’文化,也能帮助大家脱贫致富!”58岁的龙灯队队长陈登全介绍说,龙灯队目前共28人,其中,贫困户17人;通过“文化部门指导,老艺人帮带”模式,借助农民夜校教育平台,已培训贫困群众300余人次;2018年春节期间,龙灯队实现收入36780元,队员人均增收1500元,龙灯队预计全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同时,麻柳刺绣产品进景区销售,平溪傩戏、李家锣鼓等走进旅游景区展示、陈列……朝天区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发力度,助推山区贫困群众脱贫摘帽。

    “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不愁致不了富。”国家级非遗麻柳刺绣传承人张菊花,每年都要为该区常态化开展的绣女培训班进行轮训。据了解,该区优先将贫困村有一定技能的人纳入麻柳刺绣传承培训计划,通过传授技艺,支持其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目前,已培训学员总数1500余人,其中熟练工人已达300多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