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旅游 -- 版次:[ B03 ]
石门宝贝
 

    2016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五)晴

    一进大门,一座秦汉宫廷样式的牌楼迎面而立!

    这里就是汉王刘邦的府邸旧址古汉台,今天的汉中市博物馆。明清重建,三进院落,自南而北逐级升高。据说这一高台为人工夯土建成,夯土台为汉朝基业的象征,有史为证,有诗为证。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宋张少愚),宋代汉台如此光景;“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清陈毓彩)清代这般模样;今天我眼中的汉台:旱莲嫣璨十月胎,石门宝贝入汉斋。

    刘邦本应为关中王,鸿门宴差点丧命,得力于张良的斡旋而脱险,被项羽分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南郑(并非今天汉中的南郑县)就是今天的汉中市区—汉台区。刘邦率众从子午道来到汉中,心中本就窝火,再一看汉中如此荒芜,与富饶的关中平原有着天壤之别,更是心中不快。此时,萧何劝告刘邦说,汉中虽落后,但却能保全性命,“汉水上应天汉”,很有寓意(可见汉族的名称源于对银汉的崇拜和敬畏)。刘邦听后十分高兴,于是重整旗鼓,拜韩信为大将,四个月精心准备,然后兵举陈仓,灭三秦,定天下。为纪念这段历史,刘邦称帝时定国号为“汉”。自此,“汉”字成为汉民族文化图腾,汉字、汉语、汉文化,都与汉中紧密相连!

    这里本为衙门,后来改造成博物馆,俨然小园林。飞檐翘阁,雕栏玉砌,朱柱黄楹。匆匆一转直奔我的重点:褒斜古栈道陈列室、石门十三品陈列室。

    蜀道沙盘把秦岭四条北线、大巴山三条南线立体展示出来,对于方位感呈负数的我来讲,如救命般一目了然。

    在这里还看到了石门隧洞真迹图片,前天晚上错过的武关驿栈道遗迹,以及褒斜道上的一些重点遗迹和创造性栈道形制。这些为我下次考察褒斜道提供了方向。

    陈列室内拓自陕西略阳县灵岩寺内的一通“仪制令”石刻较为珍贵,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个交通规则:“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款识显示为淳熙八年(1181年),宋代交通规则,这是我的意外收获,大喜。

    石门十三品,又称“汉魏十三品”,修石门水库之前抢救性地整体凿下,移存这里:一品《石门》碑;二品《鄐(chù)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三品《鄐君碑释文》摩崖;四品《李君表》摩崖;五品《石门颂》摩崖;六品《杨淮表纪》摩崖;七品《玉盆》摩崖;八品《石虎》摩崖;九品《衮雪》摩崖;十品《李苞通阁道》摩崖;十一品《潘宗伯、韩仲元》摩崖;十二品《石门铭》摩崖;十三品《重修山河堰》摩崖。瞻仰十三品,如遇古文化饕餮盛宴,我只能囫囵吞枣。

    十三品的价值是多元的,我给他们排序为:历史价值、水利价值、书法价值、文学价值。当然,如果换做书法家来给他们排序,书法会排在首位。事实上,十三品已经让全国乃至国外的书法家们趋之若鹜,日本人颇为欣赏,被列为学习书法“必修之古典”。我不精通书法艺术,但幼时跟父亲习练过毛笔字,做老师时五笔字竞赛还得过奖,对于书法带给人的美感还是有感觉的。

    “石门”二字黑白拓片美得让人心旷神怡,栈道景区多处看到这两字的石刻,却没这感觉。也许黑白拓片对比强烈,书者的本意得到充分的视觉展现吧。

    曹操在建安二十年和建安二十四年两次来汉中,在褒河边见褒水浪花飞溅如滚雪之状,于是书“衮雪”二字,写得圆滚滚的,水滚出雪的姿态是什么样,字就是什么样。“衮”字的最后一笔,留给我太深的印象,我甚至可以猜想出当年褒河水的流势与流形。滚字少了三点水,大概因为“衮雪”本是水,就不用多此一举了。古人喜欢这样,广元千佛崖的“崖”字没有山字头,估计也是因“崖”本就在山上之故吧。古人可以这么玩,叫创意;今天书法艺术家可以这么玩,一般人这样玩,叫错别字。

    张良所书“玉盆”,郑子真所书“石虎”,状物抒怀,美不胜收。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被称做“陕南第一古石”,镌刻于公元66年,记载了汉明帝刘庄复通褒斜道开凿府门隧洞的事。从书法上说,它为篆书向隶书过渡的典型代表。据说全国仅此一种,有人评价为“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模拟。”

    最有名的当数《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建和二年(148年)刻,“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中遭元二,西夷虐残,桥梁断绝……”记述了汉顺帝年间司隶校尉杨孟文向皇上上书,力驳众议,并修复褒斜道的历史。

    在此之前,褒斜道断绝后不得不启用子午道,但是子午道“平阿淖泥,常荫鲜晏。木石相拒,利磨确盘,临危枪砀,履尾心寒。空舆轻骑,滞碍弗前。恶虫弊兽,蛇蛭泰螨……愁苦之难,焉可具言。”

    《石门颂》这些记录还反映出东汉时期穿越秦岭间四条道路的历史,这些史书上没有记载,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全文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细细读来,让人心潮澎湃。书写者不详,也许他当时的心情和撰文者王升一样,情绪激昂、感情饱满,字的大小、长短、粗细等都出现了丰富变化,姿态奔放、自由,行笔犹如娇若盘龙,好似褒河之水,绵绵不绝,意犹未尽、曲终音旋。书法艺术达到了至极境界。

    杨守敬赞道:“其行驶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张祖翼认为“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

    《石门颂》的书写者可能当时也没想到,他饱含激情的书写被后世称为隶中极作,书法珍品。成为历代书法艺术研究者的研究范本,书法家的临摹范本。

    (元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