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12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1 ]
幸福“泉水”叮咚响
——朝天区委政法委精准帮扶响水村成效显著
 

    孙权记者徐丽芬

    大滩镇响水村,曾是朝天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几年前,响水人会告诉你:常停电、挑水吃、泥巴路、无通讯、莫产业,看不到发展的方向,没有盼头,那才叫真穷。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朝天区委政法委精心谋划,大手笔投入,对响水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帮扶,从而让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硬件脱贫:基础设施大变样

    响水村平均海拔800米,过去是典型的农耕贫困村,这里的群众祖祖辈辈住的是“石板房”,居住条件极为艰苦。自帮扶活动开展以来,朝天区委政法委帮助该村解决了“饮水难、行路难、通讯难、用电难”等实际困难,结束了“不通水泥路、不通自来水、不通网络”的“三不通”历史。

    贫困户邱方祥仍然清楚记得,一年前,一个个头不高的中年男子来看望他。他问这个中年人:“你是干什么的?”“我是来驻村的书记。”邱方祥追问:“那你能帮我们架座小桥不?把路弄通不?”邱方祥所说的桥就是通往三组十几户祖祖辈辈未建起的便民桥,所说的路就是该村的村组道和村民的入户路。以前三组村民靠涉水过河,村组公路未硬化,加之又没有安全护栏,发生过多次交通事故。“我会想办法把桥和路建好。”中年人承诺。

    一年后,不仅桥建起了、村组道路全部硬化了,而且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水泥路,安全防护栏全部安装到位,大货车和小轿车都可以开到山顶上。该村村民称赞这个从“区上”来的中年人是个“攒劲人”。这个中年人名叫李显东,是朝天区委政法委驻大滩镇响水村“第一书记”。

    “在区委政法委多方协调下,硬化道路5.6公里,实现通村通组入户路全覆盖;修建便民桥2座;新建通讯基站2处,通信、4G网络全域覆盖,全村126户人吃上了安全自来水;36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面入住;新建村级阵地和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安装了2台10千伏变压器,农村电网得到全面改造升级;‘雪亮工程’入村,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提起村里这一年的变化,该村村主任赵义元有说不完的话。

    产业脱贫:地里结出“金果果”

    该村贫困户邱永勤自力更生,建家庭农场养羊100余只,是主动脱贫的示范;村民邱洪元的土鸡养殖事迹家喻户晓。“要不是当初区委政法委那些‘亲戚’帮我争取政策,协调资金,买种苗,找来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就没有我的今天。”按照村民意愿,区委政法委将3000只鸡苗分发到100余农户家中。“造血式”帮扶让响水村村民有了致富产业。

    因地制宜,做实做强“一村一品”,逐步壮大以核桃为主的特色产业,规范打造核桃基地1000余亩,预计5年后每株树可量产20斤核桃,人均按60株计算可产1200斤核桃,年收入可达9600元。同时注重实体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科学制定“短中长”发展规划,入股10万元于大滩农贸市场分红获取收益,投资20余万元建规范化水产养殖基地10亩,年养殖生态泥鳅30万尾,预计实现年纯收入8万元。

    该村支部书记邱子军感慨道,“区委政法委的帮扶带给了大家脱贫奔康的希望和信心。”

    精神脱贫:脱贫致富劲头足

    一碗核桃仁、一碟花生米、一杯土酒,新房子落成入住后,贫困户邱子明坐在自家敞亮的院坝里,心情格外轻松。“以前老邱一心烦就喝闷酒,莫盼头嘛!”驻村帮扶干部蒲启龙说。帮扶干部隔三差五到他家里嘘寒问暖,了解难处,帮他栽种、嫁接核桃树,讲解防病技术,让他相信,好日子有盼头。

    如今的邱子明已成了半个核桃种植专家。

    同样打了“翻身仗”的还有二组贫困户赵志林,通过努力,他终于结束了“单身汉”生活。对于贫困,赵志林有自己的看法:“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不能老当‘伸手派’问国家要。有人拉一把,自己更要攒劲,脱贫就不是问题。”

    “响水村的脱贫致富,靠扶志气,激发内生动力,让群众懂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基层干部身先士卒,群众应声而上,齐心协力才能闯出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子。”朝天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绍兵说。

    朝天区委政法委的帮扶干部们表示,将始终秉持“脱贫战场上不当怂兵,奔康路上不掉队一人”的理念,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配套、民生改善、新村打造、社会治理、群众增收等方面求突破,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将高质量、高水平打赢脱贫摘帽决胜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