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19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 专题 -- 版次:[ A02 ]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医路征程肩负使命 护佑健康不忘初心
——写在首个“中国医师节”之际
 

    医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今天(2018年8月19日),我国1100多万医务工作者,包括400多万医生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首个“中国医师节”。

    医师和医务人员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天使,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2016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广大医务人员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力军。

    2017年11月,国务院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是我国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

    “中国医师节”的设立,赋予了医师特殊的荣耀和礼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医师和医务人员的亲切关怀,进一步坚定并激发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决心、信心和热情。

    医路征程肩负使命,护佑健康不忘初心。长期以来,我市15772名医务工作者在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指引下,始终遵循病人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则,弘扬人道主义职业精神,恪守预防为主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他们肩负使命,敬畏生命,恪尽职守,以人为本,善待病人,精进审慎,勇于挑战,创新进取,宽厚包容,博采众长,无私奉献,自觉维护医学职业的真诚、高尚与荣耀,肩负起护佑生命、保障健康的崇高使命。

    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一次与病魔的搏斗,冲锋在前的都是医务人员。哪里有病人,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奋战的身影。他们心无旁骛,忘我奋战,抗击重大疫情和突发灾害,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服务重大医疗保障,深化医疗改革,创新医疗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开展家庭服务……全市医务工作者用他们坚强的脊梁、无疆的大爱、不懈的追求、执着的信念、默默的坚守,为人民群众撑起了幸福的天空,推进了广元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的跨越发展,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在人们的印象中,乡村医生大都是跟师学艺、没有接受过系统医学教育。而这位乡村医生,却是一位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材生。他,就是苍溪县歧坪镇六股树村乡村医生——刘徽。

    扎根山村20多年来,刘徽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精心治疗,用心护理,用他的坚守和付出,换来了山村千千万万村民的健康和笑容。

    在乡村行医生涯中,刘徽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用贴心的服务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先后荣获苍溪县“优秀乡村医生”、广元市“优秀乡村医生”、苍溪县“脱贫路上贴心人·苍溪好医生”、广元市“十二五期间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立志学医服务乡邻

    或许是儿时受父亲行医治病救人和艰苦生活条件的影响,刘徽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就有一个梦想——当一名乡村医生。承载着这样的梦想,他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1999年,刘徽从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放弃了当时让人羡慕的好工作,回到老家,立志当一名乡村医生。

    一时间,各种质疑、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别家的儿子书读出来,都到单位上班工作,你倒好回来当泥腿子医生?”父母对他恨铁不成钢,明确表示反对。但他心里最清楚:老家是穷乡僻壤,需要一名正儿八经的的医生。乡邻患病时痛苦无助的画面一幕幕地闪过他的脑海。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留下来,甘当父老乡亲的健康卫士,这一干就是20年。

    有一次,一位村民到村卫生室给家人取药,刘徽见其眼睑浮肿、面色苍白,便问他是不是身体乏力、尿血?这位村民大吃一惊,反问他怎么知道。刘徽建议他赶紧到医院检查一下,结果诊断为双肾结石,右肾已丧失功能。因治疗及时,这位村民转危为安。直到现在,该村民还经常念叨,他的命就是刘医生抢救回来的。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药价便宜,刘徽成了四邻八乡的首选医生,就连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崇尚医德乐善好施

    由于就诊病人增多,原有的卫生室已不能满足就诊需求,更谈不上规范了,村上也没多余的资金。“这咋办?”他四处奔波、东拼西凑,自筹资金15万余元修建房屋,拿出了200平方米的整个一楼用作村卫生室,并按照甲级村卫生室标准进行建设。

    “喂,刘医生,我老婆哮喘病发作了,十分危急,我现在已经把她送到了你卫生室门口,快救救她!”2014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急促的手机铃声把刘徽从梦中惊醒,原来是邻村村民肖女士的丈夫打来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焦急。他立即起床下楼,只见病人呼吸十分困难,嘴唇及四肢青紫,呼之不应,通过仔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轻度昏迷”。

    刘徽深知,病人如果不及时抢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是卫生室的条件有限,但他没有慌乱,一边有条不紊地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一边拨打“120”求救。就在此时,他突然想起去镇卫生院的公路有一段在维修,救护车不能通过。刘徽二话不说背起病人就跑,一直将患者背过维修的公路口,送到救护车上,病人终于得救了。

    奉献爱心是刘徽行医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多年来,他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医药费近万元。2009年冬天,村里一名五保户患重感冒无钱看病,得知消息后他便背着出诊箱上门为老人免费看病,当看到老人家里破旧的窗户根本不挡风,他就主动掏钱请了工人为老人安装了两扇新窗户,老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刘徽说:“人都有个病痛,老人独自一人不容易,我当好他们的保健医生是应该的。”

    履职尽责服务群众

    为保障村民基本医疗服务,刘徽白天忙完了日常诊疗工作,晚上便背着出诊箱、带上手电筒开始了逐组逐户的“夜间巡诊”。他每到一户,都会给村民宣传防病知识、健康惠民政策,对重点人群管理进行随访登记,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就这样年复一年,他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年行程上万公里。对村民的身体状况他了如指掌,谁患过慢性病,谁对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他心里一清二楚。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夜灯天使”。

    坚守初衷无怨无悔

    面对长期以来乡村医生不好当、地位低、工作环境差、劳务报酬落实不到位等现状,有的跳槽到乡镇卫生院,有的设法进城,有的甚至改行做生意,而他却始终立足农村不动摇,无怨无悔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倾注到当地群众身上。县医疗单位曾以高薪聘请他就职,可是他谢绝了,他决心用自己的医术回报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都是老乡,挣几个钱很不容易,行医对于我而言,不单纯是个职业、是个饭碗,更重要的是一份信仰、一种操守。”漫漫20年行医路上,他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自己行医的准则和底线,不开大处方,能吃药的绝不打针,能打针的绝不输液,能用中药的绝不用西药。

    20年来,刘徽扎根山村,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用自己的行动和坚守,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呼吸系统患者的贴心人

    ——记市中心医院呼吸系统专家马兵

    马兵,市中心医院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医30余年来,马兵以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同行的关切之心和大灾大难面前沉着果敢的无畏精神,诠释了一位医者仁爱为怀的崇高精神。

    80年代初期,刚大学毕业的马兵怀着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回到了当时条件极其艰苦的广元县医院工作。当时的广元是偏远的工业县,尘肺、哮喘、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许多医生不愿从事这个专业。从小在这里长大的马兵深深体会到这些病人的痛苦,主动请缨从事呼吸内科专业的工作,这一干就是30余年。

    30余年来,他抢救治疗了大量疑难、危重病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完成科研项目24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0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10余项技术填补了医院项目空白。他的艰苦努力,赢得了业界的肯定、患者的尊敬,1989年被评为广元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2004年、2007年分别被评为广元市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科技拨尖人才;2002年被评为广元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被表彰为“2016年度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四川省2015年度先进工作者”“省委、省政府第十二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建设学科与同行相伴成长

    在马兵的带领下,该院呼吸科发展成为一支由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组成的高层次医生团队,其中4名医生成长为“广元名医”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及科技拔尖人才,成为川北地区规模大、技术实力雄厚、开展项目全面的一个省级重点专科,带动和促进了川北地区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工作快速发展。

    为更好地加强与各基层医院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联系,2009年,在马兵的精心筹备和带动下,组建了广元市医学会呼吸内科专委会,为川北地区同仁搭建了学术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目前,马兵更是以雄心勃发的昂扬斗志,与他的研究生和科室团队一道,为他所钟爱的呼吸内科临床和教学科研工作进行着最艰苦的冲刺。他主研的科研项目《能谱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血流状况的定量研究》、《能谱CT成像对COPD肺外野血流状况的评估》分别获得省医学会2016年度基金项目(s16032)和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基金项目。

    大灾无畏沉着应变见精神

    大医精诚论中“大医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这是对医者精神的肯定,也是职业的要求。马兵在几十年的医生执业生涯中,正是以这样一个信条,在数十次的突发卫生事件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2003年,在抗击非典战斗中,他担任广元市抗击非典医疗专家组组长,亲临一线组织、参加留验及排查疑似人员上千例;2008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主持广元市中心医院抗震救灾临床医疗工作,拟定广元市抗灾抢险医疗方案,以鞠躬尽瘁的精神为广元6000余名地震伤员救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余年来,广元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医疗组组长这个职务,对马兵来说,已不是荣耀,而是一名医者在疾病与生死的考验面前,临事不惑、迎难而上的精神写照!

    助推教育带动广元医教研协同发展

    马兵深知,医院的高品质发展,必须注重以教学相长的方式促进医疗工作者专业修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医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马兵提出了建设教学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发展目标,促进医院由单纯的临床医院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并重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转变。

    在他的引领下,牵头组建了广元市中心医院医联体,在医学教学、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的尝试;2018年,医院成功申请了川北医学院临床本科教学任务,并积极启动了护理和临床本科教学实践工作。2015年至2018年三年内,先后建成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3个国家级临床中心,新建成妇产科、呼吸内科、护理和神经外科等4个省级医学重点专科,通过科学规划和有序推进实施,医院教学能力得到了不断强化和提升,实现了临床、教学、科研协同并进。

    医者仁心慈悲为怀普救疾苦

    在病人心中,马兵既是恩人也是亲人。

    去年7月24日,甘肃省陇南市7岁小孩何延安被毒蛇咬伤,送到广元市中心医院时已经意识模糊、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不惜一切代价先救人!”马兵得知患儿病情和极度贫困的家庭情况后,亲自出面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一边联系经验丰富的省级专家,一边发出倡议在医院和社会捐款。并安慰患者家属不要气馁,树立信心,同医院一起面对,共渡难关。最后,孩子在马兵的关心和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得救了,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平安出院。

    当前,马兵正带领全院干部,以满腔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围绕“一院三区”的长远规划,加快推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川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让广元市中心医院这颗川北医疗明珠再耀光芒,让川陕甘毗邻地区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端、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乐于奉献的名中医

    ——记剑阁县中医院主任医师李云安

    李云安,1992年7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剑阁县中医医院从事内科病房及门诊临床医疗工作,与年龄极不相称的一头银发,记载了他行医25年来全心全意为患者付出的心血,小小的诊室记载了他25年来提前上班、延迟下班的无私奉献。

    当晨雾还笼罩着剑门山区脚下一个小城镇的时候,路上晨练的人们总会准时遇见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正赶去医院上班,而焦急等候在医院大厅的人们看到他的到来,都长长的舒展了紧锁的眉头。

    “有些患者从几十里上百里路来这里就医,医生如果按时下班,病人和家属就要在那里痛苦地等待,我不忍心看到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焦急面容。”一年365天,无论是寒气逼人的冬天,还是酷暑难耐的夏天,李云安每天都会增加3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午下班,匆匆吃一口午饭又坐在狭小的诊室为患者看病,最多的时候一个人接待患者100余位,平均每天70余位,而李云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2015年,李云安的门诊病人达3万人次,收治的住院病人、诊治的疑难杂病患者总人次名列医院第一。前来就医的患者,除县内还有元坝、青川、梓潼、苍溪等县外病人,每年大约有3000到5000人次。

    “在李大夫这里看病,花的钱很少,态度又好,大病小病看得好,我们一家人有个什么病痛都跑这里看,我们信任他。”诊室外一位张姓患者这样说道。

    中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广大群众信任的根治病痛、体质保健的首选。李云安从医25年,始终探索着中医药的奥妙。在多年的从医经历中,他熟稔岐黄、仲景之学,尤以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著称,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推崇仲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理论思想,倡导中西医结合,辨证要抓主证。如对哮喘的治疗主张用温法和温药治疗,针对肺心病病理特点,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来用药。他主持的“消胆冲剂”治疗慢性胆囊炎科研课题,通过10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率为95%。2002年获剑阁县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3年获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在完成临床医疗业务工作的同时,李云安还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虎茵二苓三金汤治疗53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在青岛全国第三届肝胆病会上交流发言。《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疗效观察》《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三拗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等专题论文,先后在国家、省级医学杂志发表。

    在中医药事业默默耕耘了20余年的李云安,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一心为患者着想的行医理念,获得了广大患者和群众的认可。2012年荣获“剑阁县名中医”称号,2013年荣获“广元市名中医”称号,2013年被评选为首届广元市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4、2015年被剑阁县卫生局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2015年荣获首届“广元名医”称号,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四川省“拔尖中医师”、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