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理论大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 理论大视界 -- 版次:[ A03 ]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杜林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朝天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农民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农村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思想认识有所偏差、传统美德有所滑坡、精神贫困日益凸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取向,以“文明新风进乡村”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思想认识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使五个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和谐发展。组织领导到位。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大组织动员、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力度。责任考核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继续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切实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与全年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励,并列入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投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费保障到位。探索建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把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经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解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软硬件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着眼培养时代新人,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激活农民主体力量。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又是新农村开发的实施主体。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征求民意、集聚民智,扎实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质。把筑牢理想信念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化,引导农民从内心深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注重挖掘农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深入开展“传承家风家训,弘扬文明新风”活动,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让道德是非标准更加鲜明,让道德评价评判更加有力,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突出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引导农民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逐步建立针对农户家庭、农民个人的信用评价体系。大力发挥“最美朝天人”道德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身边好人好事感动和引领身边人,不断提升农民群众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农民法治意识和科学素质。大力培育和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对新修订《宪法》的宣传教育,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大力普及农村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常用法律法规,引导农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突出传承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加大对传统村落、古院落、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乡村生活更具情感寄托。持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广大农民的期盼,也是文化小康的重要标志。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五级体系,达到区有场馆、片有网点、乡有站所、村有中心、户有院坝。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书报人人读、电影月月放、舞蹈天天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以脱贫摘帽社会宣传“七进村社”活动为载体,组织创作通俗易懂的歌曲、相声、小品、诗歌等文艺作品,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丰富多彩、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结合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和“结对子、种文化”文化扶贫主题实践活动,推出更多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文艺作品。

    坚持立破并举,培育良好文明乡风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深入开展“文明新风进乡村”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力争到2021年,村村实现“六化”目标,所有村居达到区级以上文明村(社区)标准。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探索建立文明村镇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明显滑坡、有突出问题的文明村镇限期整改或摘牌。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针对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加强管理服务,抵制陈规陋习,纯正文明新风。培育文明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争做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守护者。加强家庭文明细胞建设。深化“好党员”“见义勇为模范”“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勤劳致富标兵”“脱贫奔康能手”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公婆”等家庭角色推选。以家风家训征集、道德讲堂建设、道德文化创作、“我们的节日”活动为切入点,大力倡导孝老爱亲、励志修养、勤俭节约等家庭美德,让文明新风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作者系中共朝天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