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1 ]
信用救助让广元失信农户重拾信心
 

    何爱军记者张然

    5月9日,全国首份信用救助协议正式在我市青川县签订。“信用救助”是人民银行广元市中心支行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总结探索推行的一套扶贫新模式。时近半年,这种扶贫新模式到底效果怎么样?9月25日,记者来到了青川县木鱼镇新潭村二队王清礼家。

    说起王清礼的“失信”,还得从“5·12”地震那年说起。2008年汶川地震,王清礼的房屋倒塌,搬迁到现在的新潭村。2009年,王清礼从当地信用社贷了3万元农房重建贷款,但他因遭遇车祸住院,房子修到一半就停工了。2012年,王清礼外出打工。3年后,王清礼把没有修好的房子修好。今年3月,他又多方筹措资金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但因多年外出打工落下了一身的病,并且还要照顾家里83岁高龄的老母亲,王清礼不能外出打工。

    为补贴家用、供儿子读书,王清礼决定种茶树。没有本钱,只好又找信用社贷款。但因农房重建贷款逾期多年,早已被列入“黑名单”。

    按规定,王清礼是严重失信人员,在银行贷不了款。但他的命运却在今年5月9日发生了转机。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奋战在扶贫第一线的广元金融工作者们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有许多像王清礼一样的农户因为各种原因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存在不良信用记录,人民银行广元市中心支行在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失信”成了农户产业脱贫道路上的拦路虎。

    当地人民银行高度重视,经过多方考证研究,决定对这一部分农户实行“信用救助”。5月9日,全国首份信用救助协议在青川县正式签订。

    “信用救助”的全面推行,无疑给当地的金融扶贫机构指明了一条道路,当地一家信用社的信贷人员说:“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把钥匙。”

    7月15日,王清礼通过信用救助政策,终于如愿从信用社贷到了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

    “我们给王清礼放贷,主要考虑到他符合信用救助条件。”那么,哪些农户才是信用救助的对象呢?人民银行广元市中心支行行长肖启义介绍,信用救助“救勤不救懒”,救助有生产经营能力和致富愿望的,且非主观恶意失信农户。

    “被锁定为信用救助对象后,对他们实行特殊的金融扶持政策。另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整贷款期限、完善差别化信贷管理、放宽信贷准入条件、实施财政贴息等多种措施进行扶持。”

    “临渊羡鱼”不如“放水养鱼”。现在的王清礼,已经靠信用社的5万元贷款种了5亩茶树和2亩核桃树。

    据了解,我市目前有9.75万户近30万贫困人口,其中失信农户占了不少的比重。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3家涉农金融机构对99个乡镇368个行政村16172户有失信记录的农户完成了精准识别、认定和分类工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475户,锁定信用救助对象9279户,重新评级授信9182户,授信额度23037万元。重新发放和办理贷款手续2602户,金额14857万元,其中向5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514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