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1 ]
青川乐安寺
在大山深处点“绿”成金
 

    在大山深处点“绿”成金

    本报记者常力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劳作声。小雪时节,被誉为“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的向阳山,后山的天麻进入收获期,村民们在丛林中忙碌着,不时传出劳作的欢笑声和丰收的欢呼声。

    毗邻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青川县乐安寺乡,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平均海拔850米,是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的优质产地。“就我们两口子,两天大概收了2000多斤。”42岁的向阳村党支部书记黎恩俊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植了近百亩天麻,亩产可达2000—3000斤,“等合作社的散户收完了,我再请几个人帮着一起收,争取春节前收完。”

    黎恩俊是土生土长的向阳人,自小就喜欢大山,利用大山资源终于在山林里成功种植了中药材,如今的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天麻种植“土专家”,不仅破解了天麻不能本地育种的难题,还带领村民建立天麻种植专合社,105户社员种植天麻400余亩,年产值达1600万元以上。

    向阳山的冬季,山林一片斑驳,犹如阳光照耀下的大海,碧波荡漾中泛起片片金色的涟漪。“我们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员、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向生态要效益,向产业要收益,誓在这大山深处点‘绿’成金!”乐安寺乡党委书记谭德浩说。

    53岁的贫困户吴永良,2013年打算规模种植食用菌,但家人及自己几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差点击溃这大山般的汉子,2014年他家被精准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乡、村干部及帮扶干部的鼓励与帮扶下,2016年吴永良毅然贷取小额扶贫信贷,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大桥社区流转了土地,种植椴木木耳22000棒,一个对年下来,纯收入高达12万元。2017年,他又种植椴木木耳17000棒,将余下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效益更高的竹荪种植。“5亩短裙竹荪投产后,可以收两季,一季应该可以收入近十万元。”吴永良说。

    从石桥村上沟社易地搬迁入住大桥社区的贫困户张正俊,抓住全乡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的好机遇,选择种植竹荪作为自家的主导产业。用他妻子的话说,搬迁过来一年种植竹荪的收入,就修了这三间两层的小洋楼。

    寨子沟、后溪河从北部入境,南流至场镇相汇,形成了乐安寺难得的一片平坦洼地,洼地里到处可见露天的椴木木耳种植基地,或黝黑发亮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通坝村的洪燕家庭农场利用自身优势,于2017年在寨子村迅速发展了羊肚菌种植大棚,100多个羊肚菌种植大棚今年还吸收了向阳、石桥两个贫困村各10万元集体资金入股,当年分红就各有1.8万余元。在农场务工的村民曹能兴告诉记者,除了周边有十多人在此长期务工外,每年下种和收获时节,至少还需要七八百人次的短工,“一天工钱60元以上,我知道的就有20多户贫困户,一人一年在农场打工就收入五六千呢。”

    沿着蜿蜒的旅游线路向着位于向阳山前山的向阳茶场进发,从山腰蔓延至山顶的600余亩有机茶园依旧绿意盎然,散落其间的喷雾灌溉系统完全解决了山顶缺水问题。“园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2017年,以向阳茶场为依托,乐安寺乡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把向阳山高标准打造成以体验、娱乐和休闲康养为一体的度假胜地。“目前,茶场年产值稳定在30万元以上,乡村旅游收入更是高达80万元。”业主尚金良说,“100多万元的产值,有六成是回到茶农口袋里的。这一个茶场,至少带动周边农户每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1200亩茶叶科技示范片、350亩羊肚菌产业园、60万棒椴木木耳产业园、400亩天麻产业园,以及竹荪、香菇等食用菌,乌药、川断等道地中药材和土鸡、生猪、牛羊等生态养殖,依托资源禀赋,乐安寺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生态产业俨然已成为当地的绝对支柱。11月15日,向阳、石桥两个贫困村顺利通过市级验收,脱贫退出。

    “今后,我们将在脱贫退出的成果之上,突出抓好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加快生态高效产业的培育步伐。”乐安寺乡乡长唐天云说,待广平高速建成通车后,乐安寺乡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更多的生态农副产品会更加迅速便捷地走出大山,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其实,如今勤劳的乐安人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江油、阿坝等地,纷纷外出开辟更多更大的绿色生态种植基地,不仅向家乡的大山要效益,还在更多的大山里点“绿”成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