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理论大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理论大视界 -- 版次:[ A03 ]
补足精神之钙 实现文化振兴
 

    张健

    近年来,旺苍县创新实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乐民、以文育人、以文富民”文化扶贫模式,补足精神之钙,加快脱贫步伐,振兴乡村发展。全县140个行政村成功创建为省市县“四好村”,文化事业助推、文化产业带动2200多贫困户、6000多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用“小财政”发展“大文化”,建好精神家园以文化人

    统筹整合多方集资。采取“整合一笔、扶持一笔、筹集一笔”的方法,先后统筹整合各类资金3.5亿多元,努力建设“基层文化高地”。把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文化室建设、基层党建工程、卫生室等项目整合起来,实行一体化设计,分乡镇建设,项目、资金、建设、监管、验收统筹捆绑推进,保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

    抓小放大统一标准。在科学绘制建设图纸的基础上,采取“抓小放大”举措,房屋、广场由贫困村按照县上统一设计、统一整合项目资金,各乡镇自行组织建设、村民进行监管。立足村民需求,着重围绕舞台设计、广场标识、牌匾制作、公益广告、管理制度等科学研制“细节标准”,进行细节监管、细节督办、细节验收。2015年以来,全县新建或提升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0个,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35个。

    以点带面全面建设。坚持把文化设施建设在老百姓面前,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在基础条件较好、文化氛围浓厚、文化需求迫切的农民工工地、老年活动场所、农家院落等,先后建设“文化驿站”“文化之家”“文化大院”等新型文化阵地50多个。

    强力推进健全体系。建立了以县级“五馆三院一所一台一中心”(即县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非遗馆、木门会议会址博物馆;电影院、红军剧院、红城书画院;文管所、电视电台、文体中心)为“龙头”,38个乡镇文化站为“骨架”,393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为支撑,文化大院、文化驿站为“细胞”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将“互联网”植入“老办法”,服务贫困农村以文惠民

    建立台账,责任到人。各乡镇文化站,对上级配发给各村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设备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列入公共财产,加强管理,责任到人。

    建章立制,督查到点。文化部门指导各贫困村建立文化设施设备《借阅使用制度》《维护保养制度》等管理制度,对管理失职,损坏、丢失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依靠科技,管理到位。将互联网运用于文化扶贫,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各贫困村图书室纳入“一卡通”管理范围,实现了县乡村三级通借通还,方便了图书借阅、管理。立足贫困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互联网“IP广播”,建立县乡村三级广播应急平台,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广播“村村响”智能监控。

    把“送文化”变成“种文化”,办好群众文化以文乐民

    建强“种文化”队伍。每个贫困村确定1名县级文化专业人员,各村落实1名责任心强的文化辅导员,组建不少于5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不少于8人的文艺爱好者队伍,确保文化工作有人管、有载体、有抓手。全县共培养专、兼职文化干部42名,专(兼)职文化辅导员400余名,文化志愿者1800余人。全县组建民间文艺社团30余个、有会员600余人。实施“乡土人才”工程,全县120名乡土专家、乡土人才成为了文化扶贫的主力军

    开展“种文化”活动。放大使用文化惠民资金,每年投入文化惠民资金330多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近1000万元,常年开展好各类文化活动500多场次。发挥民间文艺社团组织作用,全县组建了民间社团组织80余个,发展成员12000余人,常年活跃在乡村田坝、广场舞台,自编自演自导自娱自乐,写身边人,演身边事,纠身边错,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争做新型农民。

    大力培育文化品牌。连续10年举办“旺苍红色旅游文化节暨米仓山红叶节”,连续7年开展“乡村文化艺术节暨读书节”,连续8年组织“旺苍米仓山采茶节”,连续25年开办“旺苍春晚”,四大文化品牌深入人心。近两年,全县共组织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送文化下乡活动240多场次,开展“文化七进”活动50多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爱教电影10000多场次,惠及城乡群众300多万人次,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从“去陋习”变为“领风尚”,树好时代新风以文育人

    文化氛围引导农民崇善。各贫困村以墙面、广场、道路、村委会等为主要阵地,通过标语、展板、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向上向善。

    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向善。指导各贫困村制订完善接地气、可操作的村规民约,五红村等村成立村民红白理事会,杜绝生日宴、乔迁宴,提倡厚养薄葬等,实现村民自我教育管理、自我监督约束。

    文化活动引导农民扬善。组织和引导老百姓在农闲时节、闲暇之余走进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上网浏览、读书看报、观看电影、弹奏乐器等。通过开展“书香红城·全民阅读”、广场舞比赛、农民运动会、书画摄影比赛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演、群众看、群众评,不断提升群众满足感,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勤劳致富,励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

    身边榜样引导农民行善。坚持深入挖掘、选树群众身边典型,大力弘扬“真、善、美”。近年来,全县共评选出“文化名人”“最美文化人”“最美红城人”“最美家庭”300多户,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200多人。全县创建省市县“四好村”140个,贫困群众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发自内心感恩党。

    把“输血型”转成“造血型”,抓好扶志治愚以文富民

    自我造血富民。种好文化“庄稼”,积极推进文化服务到户、文化普及到人、文化扶贫到“根”。东河镇贫困村凤阳村努力“扶志治愚”,共种植红心猕猴桃1200多亩、良种核桃200多亩;培育年产孔雀苗6000羽、五彩鸡5000只、五彩蛋70万枚,年出栏12000头生猪、22000只土鸡、2500头山羊等特色养殖产业、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星级农家乐和农耕体验园3个,户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祖辈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前哨村农民李天保,每年养殖牛羊收入30多万元。

    文旅融合富民。推进乡村民俗等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换,全县发展农家乐200多家,建起“茶博文化园”“牡丹文化园”,建成柑橘、枇杷、草莓采摘体验园等30多个,解决1500余户贫困群众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农产品销售问题。

    文化产业富民。先后引导民间资本投资4500万元建成南阳包装印刷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成旺苍青林山道教文化园,投资1500万元建成旺苍端公戏传习所。目前,全县共培育投资上亿元的文化产业单位2个,投资上千万的文化产业单位10个,投资上百万元的文化产业单位25个。截至2017年底,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8亿,同比增加9.9%,帮助2500多户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作者系中共旺苍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