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2 ]
农业村的“蜕变”
——剑阁县鹤龄镇化林村特色产业发展小记
 

    本报记者欧阳亚丽

    蜿蜒的水泥村道、造型别致的小洋楼、整洁的文化广场……

    近日,记者走进曾经“南方山区的一面红旗”、“四川的大寨”——剑阁县鹤龄镇化林村。

    “上世纪60年代初,全村人在化林党支部书记张正桃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学大寨人,走大寨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彻底改变了山区生产面貌,夺得粮、棉、油全面高产,成为远近闻名的粮油之乡。”鹤岭镇党委书记梁志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新一代化林人的拼搏和努力,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顺应时代,发展起特色养殖业,逐年向好。

    引进灰雁带领乡亲致富后期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嘎嘎嘎嘎……”

    灰白羽毛,微胖身躯,行走间一摇一晃,略显喜感。

    走进四川雪银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的灰雁养殖基地,阵阵灰雁叫声,让人瞬间提起精神。其中一个圈舍内,聘请的村民正在打扫清洁卫生。

    该公司老板杨雪银是化林村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号召,决定投资1.2亿元回乡创业,引进灰雁养殖产业,带领家乡父老一起致富。

    基地于今年4月动工,6月顺利建成。同时,公司引进近8000只灰雁幼苗,分发给210户村民进行养殖。

    “公司免费提供幼苗和技术指导,之后,再按每公斤30元的价格回收,灰雁4个月可以长到6到8公斤,一只灰雁纯利润至少能达到80元左右。”化林村支部书记张茂奇介绍。灰雁喂养简单,对饲料要求不高,不仅吃青草、菜叶等青饲料,就连秸秆、玉米芯经过粉碎后,也能拌上豆粕和麸皮拿来喂。

    目前,公司基本完成第一批成品灰雁的回收工作,并且陆续有老村民前来签单领养。

    据了解,公司后期规划打造生态养殖基地、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康养民宿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特色养殖基地百花齐放产业结构成功实现转型

    “成活率还是比较高的,并且不需要很强的劳动力,像我们五六十岁的人都可以养。我养了4个月左右,基地回收了31只,收入5000多元,利润达到160多元/只。”张朋寿是化林村五组村民,55岁,身患残疾。今年领养了50只灰雁,成活42只。“儿女过年回来要吃,还要用作送礼等,所以自己就留了11只,又从别家买回2只。”

    灰雁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成活高,且抗病强,劳动力需求低,年纪大点的人、残疾人都可以养。

    “按50只计算,如果一年养3批的话,能收入1万多元,比养猪划得来,我现在有经验了,明年最少要养50只,最多养100只。”张朋寿盘算。

    此外,雌雁6个月大就开始产蛋,每月能产20枚,基地的回收价是每枚5—10元/枚,又是一项收入。

    生猪、果子狸、菜花蛇养殖基地……张茂奇告诉记者,如今,化林村特色养殖基地百花齐放,依托各种特色养殖基地和种植合作社,产业结构成功实现了转型,村民们的收入也逐渐增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