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 专题 -- 版次:[ A03 ]
创竞技体育辉煌 展全民健身硕果
——我市努力开创体育事业新局面
本报记者张欣实习生何礼贤
 
省篮管中心谭蓉平教练指导广元女篮队员力量训练王加华摄
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棒球比赛

刘森林摄

利州区龙潭乡桃园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张晓瑜张晓瑜摄摄

    本报记者张欣实习生何礼贤

    2018年7月16日上午10时20分,广元市运动员洪云霞夺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女子5米跳台跳水丙组的金牌,这也是此次竞技项目产生的首枚金牌。

    2018年8月17日,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顺利闭幕,作为东道主,我市代表队共摘得竞技项目38金48银33.5铜,位列金牌榜、奖牌榜第二名,并在多个项目上实现了奖牌数零的突破。

    还记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我市代表队取得的奖牌数量,居各市州最末。

    1460多个日夜,广元举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倾全城之情,不仅在竞赛上实现了华丽逆袭,更不负重托,兑现了举办一届隆重热烈、绿色康养、安全节俭、同乐共享的体育盛会的庄严承诺。

    “拔地而起的靓丽场馆,日复一日的业训操练,精心组织的赛前测试,梯次培养的竞技人才,细致周到的温馨服务……这些足够让我们自信:辉煌的过去,令人无比自豪;广元体育人务实求索的脚步永不停息;我们坚信,众志成城聚合力,广元体育事业的明天会再次迎来明媚的春天。”闭幕三个多月,市体育局局长刘素英话语间仍难掩内心的喜悦。

    未雨绸缪勇担当

    新建改造赛场23个

    培养竞赛人才2000余人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国家战略。

    四年一届的省运会,是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强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而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是党的十九大后我省举行的第一个综合性体育盛会,参赛运动员及工作人员达到1.4万人,其中竞技项目运动员9700余人,参赛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筹备工作,组建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的筹备工作委员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将承办好省运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谋划,市委、市政府先后20余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等,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多次现场办公,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扛起主体责任,推动各项筹备工作落实。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省运会相关筹备工作,各县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切实强化组织实施,狠抓工作推进,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确保了省运会筹备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运动场馆是承办省运会的基础与保障。10月17日,市树人中学的棒球场绿草如茵,队员们正在进行日常训练。

    “这是川东北第一个标准化棒垒球场地,是学校承接到省十三运会棒球项目后,专门修建的。”树人中学校长苏永生介绍道,“为了确保设施达标,我们还专门邀请了省棒球垒球曲棍球运动管理中心的专家现场指导。”

    今年4月30日,我市承接的2018年四川省全民健身游泳比赛开赛,刚竣工投入使用的澳体游泳馆首次全面呈现在大众眼前。

    “游泳馆总投资13797万元,可容纳观众1500人,是我市为满足省运会比赛需要,新建的集标准化游泳、跳水比赛及训练等为一体的游泳馆。”市体育局副调研员王思建介绍道。

    在市场馆建设指挥部的统筹下,包括棒球场、游泳馆在内的6个高标准比赛场馆拔地而起,市澳源体育中心、教育园区相关学校和县区17个比赛场馆全面完成升级改造。

    为提高办赛水平,自2014年8月我市接过省运会会旗后,市、县区政府就开始有计划地承办一些省级赛事。

    “通过承办25项省年度青少年体育锦标赛,我们培养了能够承担省运会竞赛组织任务的裁判员及工作人员2000余人,检验了场馆功能,完善提升了设施设备,为省运会的顺利圆满举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思科说。

    同时,市体育局把承办年度比赛纳入到各县区局年度目标考核,积极推进各地改善硬件条件、提升办赛能力、积累办赛经验、培养竞赛骨干,建立起良好的竞赛运行机制,根据项目特点和场馆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将比赛项目承办任务布局到各县区、市教育局和川北幼专、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承办省十三运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保障赛事有序进行,省市体育局和竞赛组织部多次组织召开竞赛组织工作会,从制定方案、编排竞赛日程、编制秩序册、赛事指南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竞赛组织流程,从严抓好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工作。经过各县区、市教育局、川北幼专、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元外国语学校、树人中学、821中学、广元天立国际学校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最终实现了裁判裁决“零申诉”、竞赛组织“零投诉”、安全保障“零事故”,实现了文明、和谐、安全、圆满的办赛目标。

    “省运会结束当天只有一个想法,终于可以好好陪陪家人了。”市体育局副局长李涛、市澳体中心管理处负责人周继斌说。

    从场馆建设到每一次的赛事组织,为了场馆的正常运转,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如周继斌一样的体育人和公安、卫生、食药监、供电、气象、新闻媒体等单位干部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省运会默默奉献着。

    创新模式育人才

    555名运动员参赛

    较上届省运会增加4倍

    “政府的大力投入,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合理的项目布局,科学、务实、精细、扎实的日常训练管理,全面、有力的后勤保障,是本届省运会能取得佳绩的根本所在。”张思科说。

    省十三运会周期,我市通过抓市体校建设和推进体教结合、市县区结合、体社结合“三个结合”,逐步构建起以市业余体校为龙头,县(市)区业余体校为支撑,体育传统校、特色校和社会力量举办的高水平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省十三运会,全市新上项目12个,新引进高水平教练员70余人,在训规模达到1700余人,有555名运动员参加22个大项的角逐,较上届省运会人数增加了4倍,项目增加了1倍。

    强化体教结合,就是把业余训练项目布局到市区的部分学校,在加强文化教育的同时,对有潜质的学生抓早抓小,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项目训练,举重项目就是其中之

    一。

    已执教30年的陈正学,是市业余体校的举重一级教练员,也是市第四届劳动模范,除了向省上输入大批优秀队员,他还培养出世界冠军杨帆。

    “这几年只有过年才休息,平时连星期天都没有。”陈正学说,“不只是我,我们学校一共24名教练几乎都是这样。”

    市业余体校校长寇德华告诉记者,为了备战省运会,学校除了周一到周五的日常训练外,周六全天训练,周日还要训练半天。

    基层训练,总是面临很多困难。面对这些,陈正学从不吭声抱怨,为了支持他的举重梦,全家总动员,为举重队忙前忙后。

    每天陈正学在训练场执教,他的妻子韩桂兰就负责训练队员的伙食后勤,隔三差五还为孩子们熬鸡汤补充营养。

    白天管训练,晚上管自习,平日里,连剪指甲这样的小事夫妻二人都要关心,哪个孩子裤子短了,哪个孩子最近瘦了,陈正学最清楚。

    “很多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家庭条件很困难,我们不把娃娃管好不行。”陈正学说。

    去年,陈正学的女儿从成都体育学院毕业后,也帮助他来训练孩子。“小孙子两个月的时候,女儿就把他带到训练场,一边训练孩子,一边照顾孙儿。”

    祖孙三代一起在训练场的时间和一起在家的时间几乎一样多。

    在第十三届省运会举重项目中,我市一共取得了7金4银3铜,这也是市代表队参加省运会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市业余体校选拔的330余人,夺得了22金29银26铜,为历史最佳成绩。“新上的体操、跳水、跆拳道、赛艇项目,虽说起步晚,但是通过努力训练,也取得了9枚金牌。”寇德华说。

    训练场成了陈正学一家人的第二个“家”,而广元,让林淼——2006年多哈亚运会1000米男子双人皮划艇冠军,找到了家的感觉。

    和举重一样,皮划艇也是广元的优势特色项目。“在设置项目的时候,利州区坚持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组建起全市唯一一支皮划艇训练队伍,我们2014年通过人才引进,聘请了林淼当教练员,解决了队伍的后顾之忧,并且在经费、后勤等保障上给予了很强的支撑。”刘素英说。

    在来广元之前,林淼是省水上运动学校的教练员。“刚来广元的时候,看到广元市对这个项目的重视。”林淼说,“当时广元是第一次开展水上项目,买了全新的器材,下了很大的资本。”

    就这样,林淼开始了在广元的执教。“训练的时候,区领导经常去慰问队伍,询问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逢年过节更是不忘去队里‘走亲戚’。”利州区体育局副局长张继回忆着。

    虽说相处的很融洽,但是由于组队进展缓慢、自己受伤、家中有事等原因,林淼曾有三次打算离开。

    2015年冬,是林淼第二次打算离开。“当时,区领导为了挽留我,都追到高速公路上了。”这让林淼记忆犹新。

    2016年冬,林淼再一次离开广元,“那时候心里想的是,这次自己就真走了,再也不回来了。”林淼说。

    可是过了一个多月,林淼还是回到了广元。“和自己选出来的小队员们感情已经很深了,广元这边的领导也一直特别关心我,心里挺感动的,找到了家的感觉,就决定留下来了。”林淼笑道。

    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为提升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我市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每年选送100名优秀运动员到省一二线运动队代训、集训。

    同时,市体育局积极邀请山东、内蒙古等省市优秀运动队到广元市开展交流训练,并积极选派各项目队到大连、陕西、内蒙等地参加外训。

    在第十三届省运会上,林淼带领队员们参加了全部14个决赛项目,一举斩获7金6银,每个项目都进入了前三名,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夺金目标任务。

    投身省运圆梦想

    人人都是运动员

    家家都是啦啦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去年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以“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为主题口号,新设立了19个大项的群众比赛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全民健身、共享健康。

    在此背景下,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首次专门增设了12个群众体育大项,包含96个小项,全省参赛运动员近5000人;我市承办了8个项目的比赛。

    对于不少参赛者而言,这是第一次参加省运会,今年35岁的李伟刚就是其中之一。

    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群众项目羽毛球比赛中,代表广元市出战的运动员李伟刚、张湘龙,为广元拼下一枚铜牌。

    “以前有参加省职工运动会,市上的比赛也经常参加,没想到这次还能参加省运会。”李伟刚说。赛前为期一个月的集训,每天上午、下午都有两个小时的训练,这也是他第一次接受全封闭训练,通过训练,他感觉身体素质、力量、球速、球感都有了明显提高。“在省运会上和高手过招之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以后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5岁的孩子,群众项目把普通市民汇聚到省运会的舞台上。”市体育局副局长陈瑛说。

    亲身体验、亲身参与,激发了大众参与体育锻炼、享受健身乐趣的热情,使全民参与、共享省运的发展新格局已然形成。

    闭幕式上,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组委会主任、时任省体育局局长朱玲在致辞时说,本届省运会真正成为了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全民体育盛会,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办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树立了典范。

    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冬灵,副局长蒋显伦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赛工作总结会上,对广元的承办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市之力办好省运会,开幕式影响力、震撼力空前,办赛工作组织有力有序,服务保障细致到位,体现了重视程度高、规格规模高、目标要求高的“三高”标准,突出了谋划严谨、资格严审、组织严密、赛风严查“四严”要求,达到了场馆设施好、赛会安全好、竞赛组织好、文明新风好、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好“五好”效果,为今后各市州承办省运会树立了标杆,积累了宝贵经验。

    “已步入‘后省运时代’,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与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的目标,大力实施‘文体旅融合发展行动’‘全民健身普惠行动’‘拔尖人才培养行动’‘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四大行动,打造‘澳体中心’‘曾家山’等健身休闲产业示范园区,构建‘大蜀道’‘环亭子湖’等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创建‘栖凤湖’‘澳体游泳馆’等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争取承办年度‘蜀道国际马拉松’‘中华龙舟(凤舟)大赛’等高端体育赛事,形成集体育健身、旅游体验、时尚运动为一体的产业链和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力争把广元建设成为运动休闲名城,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贡献体育力量。”市体育局党组书记罗全生说。

    广元代表队刘宝洲、张从蓉夺得省十三运会群众项目柔力球

    双人自编套路金牌。              黄传德摄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