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2月1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1 ]
“一杯茶两朵花”且看山里人的新生活
——来自青川县乡村振兴一线的调查
 

    本报记者刘保刚

    “……咱们的脸上放红光,咱们的汗水往下淌,哎!嗨!哎!嗨!……”农历腊月廿三,青川县红光乡,一首久违的壮美旋律响彻山谷。

    该乡文化大礼堂内,一场精彩的演出抒发着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的激情与豪迈;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沸腾的小火锅,刚出锅的腊香肠,密制的蜂蜜酒,将新年的喜庆与好日子的自豪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青川县红光乡干部群众甩开膀子加油干,卸掉包袱勇担当,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创新思路保供给,多条渠道保增收,统筹推进保生态,走出了一条以地破题、以地兴业,以地富民,以地促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兴产业万绿丛中一片红

    “7000亩茶树、1000多亩芍药、1000多亩油牡丹成效已经显现。”行走在群山之巅的“同心产业园区”,红光乡党委书记唐元东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我们在红石河两岸的山坡上作了科学规划,三年之内将把芍药和油牡丹种植分别扩大到5000亩,茶产业扩大到1万亩,今后将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幸福之源。”

    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前行,陶龙村休息亭、停车场、参观道、公共卫生间等设施齐备,所到之处都是平整好的土地。这与记者几年前看到的完全是两个模样:原来这里连一条碎石路都没有,土地荒芜,十里八里看不到一个人影,除了留守的老人和幼儿,几乎成了一个空壳村,数千亩茶园无人管护,撂荒地达5000多亩。

    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乡党委班子一致决定,在坚持发展传统茶叶种植的基础上,种植芍药和油牡丹,让“万绿丛中一片红”扮靓群众致富路。

    红光乡的地理条件十分适合芍药和油牡丹生长,生长期比其他地区长两个月,品质也高于其它地区。

    “从2016年开始平整土地,到2017年初开始栽植,今年种植规模将达到2000亩,预计2020年陆续开始投产。”乡长柳茂春算了一笔账:2018年芍药市场价格平均3.9-4.3元/斤,保守估算,每亩收入将达1万元。陶龙村全村总收入将会实现2000万元,对于陶龙村565名群众来说,年人均毛收入将达到3万元。

    聚人才敢让小卒挑大梁

    “去了东河口,转身就要走;到了红石河,一天不能活;进了山旮旯,趁早……”这是过去人们对红光乡的形象描述。

    “人家孩子都是往外跑,你咋个外边都站稳了还回来?”

    “斌娃子,咱这山沟里没有出路的。”面对父母和姐姐的反对,何学斌这个在外打拼8年的汉子其实早已成竹在胸。在政府的引导下,他办起了陶龙村农产品开发公司,专门从事本地农产品的回收和外销,当地的土蜂蜜、核桃、木耳等生态农产品网上网下广受欢迎,各地大单接踵而至,自己既发展了事业,也带动了乡亲增收。

    “乡村振兴靠谁来振兴?”陶龙村党支部书记高松感慨道:要把年轻人吸引回家,得先为他们铺好路。这路,是游子们的寻根之路,是游客们探觅乡愁之路,更是山里人的致富之路。从2017年起,全乡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外来创业、返乡创业”热潮。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户户连通水泥路。饮水安全、用电安全、住房安全率、4G通信网络通村覆盖均达到100%。

    在北京创业近二十年,事业发展正如日中天的岳光旭也毅然选择了回乡发展,办起了小荆村鸿福茶叶加工厂,集加工、销售于一体,而且收购茶叶的价格均高于市场价,让当地茶农既省时省力又增加了收入,更使当地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如今,在外漂泊的游子们,都成了当地产业致富带头人。

    保生态绿色发展惠民生

    “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近年来,红光乡紧紧围绕生态旅游这一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村观光农业。整合各类资金完成产业园区内基础设施投入280余万元。以茶业、药材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规划建成了万亩茶叶产业示范带、芍药油牡丹中药材产业示范园、乡缘土鸡养殖园区,新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已经投产,培育出了“陶龙土鸡“系列产品、芍药花茶等自有生态品牌。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惠及民生,这是我们进行乡村振兴实践必须坚持的底线。”唐元东说,“我们统筹使用各类资金发展产业,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不保证群众利益的业主坚决不引进,不利于群众增收的产业坚决不发展,不产生生态效益的项目坚决不实施。”

    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该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始终把紧“总开关”,将党和政府的政策红利在群众中间实现百分之百覆盖,将业主与群众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利益共享。

    “在产业园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路,就可以在家门口轻松挣钱。”80多岁的岳秀连老人仅从事除草一项,就挣了近五千元。村集体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2018年,陶龙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6万元,当地群众还可以根据“道德积分”分享红利。

    从“买包盐巴要一天”到“客运车通到家门口”,从“只种玉米吃饭靠救济”到“一杯茶两朵花”,从“政府推着走”到“群众主动干”……发生在红光乡这些点滴变化,折射出当地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信心一天比一天更坚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