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2 ]
农村公路+ 幸福生活节节高升
——昭化区农村公路建设让乡村美如画
 

    本报记者赵敬梅

    纵横交错、连接成网的一条条平坦宽阔的乡村公路犹如一条条丝带,在城乡村落、田野间穿梭飘舞,装点着昭化大地。

    截至目前,昭化区辖11镇、17乡、1个街道,212个村,通村(村委会或村小学)公里总里程790公里,通过连续3年加大力度建设,通村通畅达标率100%。

    数据显示,昭化区共有1413个居民小组,通组公路3292公里,2017年底全区通组公路共硬化2849公里,2018年继续加大通组公路建设,新建273.46公里,通畅率达95%,力争2019年将达到

    100%。

    交通是基础,产业是关键,破解深度贫困问题,需要深度发力。农村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拉动经济增长上发挥怎样的作用?一直以来,昭化区通过3年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农村公路+脱贫攻坚建设脱贫致富路

    “公路修好后,我们村的生猪价格可提升了不少,不少猪贩子一大早就在家门口等候了。”5月9日,在昭化区清水乡普贤村,1社的贫困户肖延河形象地给记者讲出了农村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变化。

    “原来我们村的这条路,又窄又陡,从菜地回家都不方便。”肖延河说,“多亏政府和交通局给我们争项目、跑资金,才修好了这条路,现在咱们老百姓致富更有信心了。”

    普贤村是靠着农产品自给自足的村庄,过去,因为果蔬菜通往外界的道路是狭窄的土路,收购农产品的大车无法进来,群众只能“蚂蚁搬家”,用架子车或者三轮车往返运输,既费时费力,价钱也卖不上去。

    “公路修通以后,装农产品的大车直接开到我们家地头上,还有我家的猪再也不用来回请人抬了,而且价格还挺乐观。”说着修路前后的变化,已是万元户的肖延河脸上乐开了花。

    自脱贫攻坚活动开展以来,昭化区交通局坚持以“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为工作指导,以“切实解决出行,全力服务群众”为目的,大力推进全区村组道路建设,2018年,新建通村道路28.85公里,加宽村道226.28公里,新建通组道路273.46公里,建设总里程528.59公里。

    农村公路+产业发展建设幸福小康路

    “以前的土公路不好走,蔬菜不能及时运出,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烂在地里。现在路修通了,村民们的农副产品可以随时运往城里,我们现在走上致富路了……”普贤村村主任夏成献告诉记者,路通了,进城时间缩短了1个多小时,不少村民放弃了外出打工,在家乡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和养殖业。

    3年前,昭化区通往各乡镇的路大多数是泥石路、土路,道路坑洼不平,交通十分不便。昭化区交战办主任李波介绍说,“那时到乡下检查工作,走一圈回来,车必须得检修。”道不通、路不畅,影响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出行,更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在普贤村,记者看到硬化、美化、亮化后的农村公路不仅解决了瓜果等农产品的运输销售难题,还吸引了不少的外地客商来发展产业。由于普贤村独特的地理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有上海的徐老板有意在普贤村大规模种植水冬瓜。

    提起农村公路,夏成献感慨地说:“全村现有村组道路32.5公里,这32.5公里不仅仅是距离,更是发展的保障。公路的建设不仅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更是把农村闲置的土地有效利用,切实增加群众利益更大化。”

    农村公路+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路

    宽阔的马路、整洁的村容村貌、道路两旁整洁的砖瓦房衬着田园风光……村子虽小,但却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这是清水乡清凉村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以前,生活垃圾都是找个地方堆放,现在家家户户都配有垃圾桶,每周统一处理。屋里屋外干净整洁多了,跟城里一样。”清凉村村委会主任刘先贵高兴地说。

    “农村公路的建成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物质生活,也让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提升。”刘先贵说,路修建好后,给村子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村民富了,生活方式变了,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小了。

    从土路到水泥路,改变的不只是农村的面貌,也改变了村民的思想。现在,农民创业热情大大提高,全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清凉村以兴建旅游休闲“雾上清凉”休闲综合体为突破口,村民们纷纷大力种植瓜果蔬菜和发展农家乐,让游客切身感受新农村的变化。

    农村公路是交通的毛细血管,是基层群众交通运输获得感最直接的来源之一。通过捆绑建设,公路沿线配置的休闲驿站、公共场所、小花园、小广场等设施,不仅提升公路功能,满足群众出行,更能使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