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2 ]
“三园联动”撑起扶贫大产业
 

    (紧接A1版)刘大勇介绍说,因为村里土壤和地理条件都具优势,再加上县国农区办的帮扶指导,香港日昇公司的订单生产,村扶贫园里种植的红心猕猴桃口感、品相绝对一流,成了远近闻名的“抢手货”,大多都销往国外。去年,全村红心猕猴桃收入达500多万元。

    出台扶持政策,激励贫困村建设“一村一品”扶贫园,带动贫困村、贫困户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增收,是苍溪产业带贫的又一重大举措。苍溪县委副书记、县长杨祖斌告诉笔者,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激励、项目资金支持、科技人才服务等措施,苍溪在贫困村建成村千(百)亩“一村一品”扶贫园447个,其中千亩园378个,发展特色产业13万亩,带动园内贫困户人均实现增收4100元。

    户建脱贫增收自强园

    “一户一园”脱贫致富

    “要想富、分开住,房前屋后栽果树,两到三年就致富”,这是苍溪农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传唱至今的脱贫致富“歌谣”。

    在五龙镇双树村一个80亩左右的猕猴桃园旁,一块石头上刻着的“自强农场”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

    “听说你以前是贫困户,现在看你这‘阵势’还是贫困户吗?”“前两年就脱贫了,现在有了这个农场,以后肯定不会再当贫困户了。”农场主冯明武的回答透着自强不息的坚定和自信。

    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贫困群众建立自强农场(增收脱贫自强园),是苍溪“三园联动”产业扶贫方式之一。交谈中得知,冯明武因前些年外出务工,发生意外身体致残而陷入贫困。但独臂的他不服输,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帮扶下,2016年建起了自强农场种植红心猕猴桃80亩,套种蔬菜20亩,出栏跑山鸡120只、生猪70头,2018年实现收入20万多元。

    文昌镇权家村贫困户权映昌,全家6口人,爱人腰椎脱落,自己左眼几乎看不见,还有两个孙子在读书,一家的收入只能靠儿媳妇打工。2016年,他按照户有1个年人均收入上万元的产业园、1名技术明白人、1条接组通村产业路、1套旱涝保收水利设施的“四有”标准,建起4亩红心猕猴桃增收脱贫自强园,养殖3头猪和50多只鸡。去年猕猴桃初产卖了17000多元,卖猪收入5000多元,鸡2000元,加上儿媳就近临时务工收入15000多元,全家实现了稳定增收脱贫。

    有资金项目的扶持,干部的指导,合作社的带动和到户技术培训,权家村78岁的贫困户张凤荣,2015年,建成红心猕猴桃园3亩,饲养母猪2头,全家3口人,人均年实现收入11300元,2017年实现脱贫。

    据了解,为激发有意愿和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建“自强园”,苍溪打出一套“组合拳”:实施政策资金、经营主体“五统”服务,干部结对帮扶指导,技术培训“四个”精准到户,“一园一策”精准帮扶,“一村一社”抱团发展,“一户一园”(自强农场)自强脱贫。

    苍溪县扶贫移民局局长任斌透露,在县上“四有、四到户”模式推动下,全县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目前全县贫困户增收脱贫自强园(自强农场)累计达1.56万个,发展产业4.3万亩,人均实现产业收入5600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