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特刊 -- 版次:[ B02 ]
乡风文明滋养振兴之路
 

    本报记者张欣兰宜谦

    龙潭乡柏佛村村民樊三田家大门的右边墙上,紧挨着共产党员示范户的牌子,贴着樊氏家训。

    “1996年,因为修路,我们把宗祠拆了,”8月13日上午,樊三田告诉记者,“我们家风家训的传承,就换了方式。”

    在此之前,樊氏家训已经通过宗祠,传承了上百年。

    如今,在柏佛村,家家户户都把祖辈传下的家训做成标牌挂在家门口。

    家训上墙,润心细无声

    晒家训亮家风,让孩子们每天耳濡目染,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新时代的家风家训传承方式,让樊三田觉得更深入、更有力了。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前,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民之间经常发生争执。

    “家家户户养牛,各家门前没有院坝,牛经过就会把路弄脏。”村支部书记樊正翔说,“那时大家生产积极性也不高,经常为了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闹矛盾。”

    80年代以后,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龙潭乡也不例外。

    农民生产积极性随之大增,农村经济也大为好转,户与户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风

    然而,环境卫生较差、大办酒席等现象依然存在。

    为改变这一陋习,倡导勤俭节约,在《村规民约》制定过程中,官山村把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内容写入其中。

    村支两委组织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入村社、走田间、进农家,积极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规民约》的讨论和修订。

    8月22日,在龙潭乡官山村村委会前的活动广场上,记者看到《村规民约》张贴在醒目的位置,村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正围在一起学习和讨论。

    “大家对《村规民约》都还是很拥护的,建立之后,村里大摆宴席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村民吴连清说,“大家相互监督,不随意扔垃圾、焚烧秸秆,卫生环境也变好了。”

    柏佛村还以遵守《村规民约》为基础,定期开展“五好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户”“好媳妇”“好公婆”等文明评选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传递正能量。

    村民樊三科去年就因为团结邻里,孝老爱亲,成为了村里的第一批道德模范户。

    “今后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让良好的民风在我们村子蔓延下去。”樊三科笑着说。

    这是龙潭乡把村规民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的突破口,进行的有益探索。

    知客宣讲,“唱”出振兴歌

    三年前,利州区龙潭乡村民杨明全还不知道,自己30多年的知客生涯将迎来一个巨大的改变。

    2016年11月开始,利州区委宣传部创新开展“两扶一树”活动,将分布在农村各地知书达理、能说会道、有威望的“乡贤”“名人”组织起来,成立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知客宣讲队21支,在农村培育了一支将“天线”转化为“地气”、永不离开的宣传队伍。

    于是,2017年4月,杨明全加入了广元市利州区作家协会利州知客分会,自此,他的唱词中多了“扶志扶能树新风,着重扶贫攻坚战”等政策宣传内容。

    一些看似枯燥的、深奥的政策,通过知客的巧嘴变得妙趣横生、逗乐开怀,广大群众常常在欢声笑语中既知晓了大政方针,又学到了实用技能,充分展示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才能精准地推动中央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利州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一些村子还创新开展“两扶一树”十好典型的评比、宣传,在贫困户中形成了暗中较劲、比学赶超的良好竞争氛围,进一步激发了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2017年底,作为广元首个计划摘帽区,利州区顺利通过省验收考核和第三方评估组全方位“检阅”,交出脱贫攻坚的精彩答卷。

    目前,利州区已组建知客协会乡镇分会10个,农村知客123人。

    党的十九大以来,利州全区农村知客累计开展宣讲1000余场,实现村组全覆盖,在引导农村群众自觉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知客宣讲打造出群众教育的新路径,进一步丰富“两扶一树”活动的内涵和意义,利州区唤醒和重建乡村文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开辟出一条乡村文化振兴的利州实践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