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 特刊 -- 版次:[ B03 ]
暖心的民生答卷
 
社区老人关爱中心
荣山镇敬老院为老人看病
春风送岗招聘会
小微联盟教育典范——范家小学
利州中心敬老院

    核心提示

    民生是“考场”,群众是“考官”。

    若说经济建设是地方发展的根本,那么惠泽民生的社会事业就是地方和谐的根基。

    教育冲破了地域的束缚,莘莘学子畅想成才梦;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老百姓病有所医;社会保障全面铺开,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公众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演绎着群众的幸福生活……

    2018年,该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97%;义务教育质量连续10年全市第一,荣获全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30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65%以上……

    近年来,利州区始终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全力织牢民生保障网,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硕果。

    “131”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覆盖12350人

    在全方位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这方面,利州区打造了“131”养老服务体系这一主线。

    “1”即一个试点。对全区范围内的养老服务设施,该区结合省级试点工作标准对其进行配套与完善,并借助川北社会组织学院平台,对养老服务组织开展培育和孵化。同时研究出台《利州区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运营标准》,对部分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标准化打造。

    “3”是指建设三种养老服务模式。大华南街社区为医养结合+社工服务模式,柜北雁栖社区为社会组织托管模式,体育场社区为本治服务模式,立足社区实际,依托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已为全区12350名60周岁以上的散居特困人员、居家养老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残疾独居老年人等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

    “1”指抓好一个平台建设。以利州区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基础,以南河街道石马坝社区和社会福利院为试点,该区进行了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深度调研,完成养老服务统计数据与分析,实现“互联网+”的居家养老信息化管理。

    目前,利州区已向省、市主管部门申报了2018年-2020年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8982万元,在社会福利院实施了适老化改造项目,全面完成了192张的改造任务。

    2018年,利州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机制覆盖12350人。

    医疗卫生惠泽民生老百姓都“看得起病”去年全区救助困难群众28474次

    “家门口就能看医生,干嘛还去大医院挤呢?”今年68岁的王光俊是利州区上西社区居民,自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健康管理服务协议》后,王光俊就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到家庭医生提供的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制定健康计划等服务。

    不仅如此,中心每年还提供一次体检和中医体质辨识服务。

    随着当前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以及健康需求多样化,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让患者获得长期、优质的健康服务,成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关键。

    为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重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合规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负费用救助比例已达70%,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人次占直接救助人次比例达到了28%。

    建立“病种”和“费用”相结合的机制,对恶性肿瘤等22类重特大疾病的门诊或住院合规医疗费用,经各类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自负费用按比例予以救助。

    2018年,全区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435.74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8474次,全额资助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定额资助低保对象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乡社区建设成效明显芸香社区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利州区开展了首届“最美社区”创建评选和农村社区示范创建工作。

    聚焦社区专业人才与社会组织建设,利州区人社局指导试点街道、社区建立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建立了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制度。

    探索制定《广元市利州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南河街道试点开展社区工作者契约化管理工作。依托川北社会组织学院,联合街道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指导)中心,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全方面帮扶。

    高标推进社区建设。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试点街道各社区开展场地设施、事项进驻、制度建设等现场指导,同时开展社区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回头看”,查漏补缺,切实整改,确保社区规范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发挥试点城乡社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芸香社区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七届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古堰社区、建设路社区等8个社区被广元市民政局、司法局命名为第二批依法治市示范社区。

    开启新一轮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写入村规民约,使村规民约真正成为村民自治和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重要载体。

    印发《广元市利州区“十三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同时,以第六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充分调动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共完成志愿者注册97467人,累计服务时长21307.5小时、

    通过社工带领义工参与社会治理,实现“两工互动”协同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业扶贫车间更灵活2235名贫困劳动者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利州区先后开展了“八七”扶贫、连片扶贫和新十年扶贫等多轮集中攻坚,加快从解决温饱迈入脱贫奔康新阶段,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把“扶贫车间”建到贫困村,为广大群众搭建就业平台,在近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利州区走出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子。

    2016年以来,利州区通过就业扶贫管理平台、微信、QQ群等新媒体和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线上线下宣传动员,鼓励企业、返乡创业能人、新型经营主体等承担社会责任,在贫困村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在创建就业扶贫车间的过程中该区发现,依托五大工业园区和园区外企业建立的扶贫车间,在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中存在务工时间长、离家较远等问题,以农业合作社方式建立的就业扶贫车间存在季节性务工、不稳定等问题。

    在贫困户中,尤其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贫困劳动力因身体状况或家庭因素难以实现稳定就业。

    为解决这部分群体稳定就业问题,丰富农村就业形态,拓宽增收途径。经调研,决定创新建立“灵活就业扶贫车间”。灵活就业扶贫车间是以政府购买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成果的方式,确定一家人力资源公司,通过招商,引进一些资金投入少、技术含量低、交货期限较长的适合我区贫困劳动力代加工的企业订单落地贫困村,利用乡镇(村)学校、旧房屋、旧村委会等闲置资产,在贫困人口较多、扶贫任务重的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定居点建设灵活式扶贫车间。

    在灵活就业扶贫车间就业的劳动者可在送孩子上学、照顾好老人病人、做完自家农活后或在工厂空闲期灵活选择生产项目、就业时间和就业地点,增加就业收入。

    2018年6月至今,分别在荣山镇花园村、大石镇青岭村、白朝乡白马社区建立了3个“灵活就业扶贫车间”。

    两年间,利州区组织人力资源公司往返上海、浙江、成都等多个城市10余次引进服饰加工、电板焊接、木饰加工、手饰串珠、裤子检验包装等多个代加工项目,再通过各车间老百姓反复试工、检验,最终确定了在我区的灵活就业扶贫车间引进手工串珠及裤子检验包装2个项目。

    特别是白朝灵活就业扶贫车间成立时主要引进的是项链手工串珠,手工串珠每天工资均在20元左右。今年7月,新引进裤子质检包装项目,裤子检验包装每天计件工资可达50元左右,每天收入相比之前手工串珠项目更是提升了250%。用工数量也从一开始的5-10人增加到目前的25-35人。

    截至今年7月底,灵活就业扶贫车间已吸纳75人参与车间生产,其中贫困户33人,共组织培训12次90余人次,实现年收入增长21万元,人均增收2800元。

    目前,该区已建立就业扶贫车间125个,投入各类财政补助资金700余万元,帮助2235名贫困劳动者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2018年7月31日,省政府发文正式批准利州区退出贫困县序列,并荣获全省脱贫摘帽先进县。

    全国儿童保护示范创建工作统筹推进经验被民政部《民政工作文选》刊载

    为切实促进全国儿童福利和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去年该区为1275名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了关爱保护服务,累计投入资金130万元。

    召开了全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创建活动推进会,在全区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示范创建点。

    对65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400余名困境儿童、41名事实无人抚养等特殊群体实施了动态管理。

    将机构养育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00元,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10元,全区90%以上儿童纳入了意外伤害保险。

    进一步完善了控辍保学工作机制,保障了870余名适龄留守、困境儿童在校接受义务教育。

    成绩是鲜明的,利州区儿童保护工作经验已被民政部《民政工作文选》刊载。

    担当有力度,民生有温度。

    群众弱有所扶、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站在新起点,利州区在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征程上仍将勇敢阔步前行。

    本报记者张欣/文利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