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1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教育 -- 版次:[ A04 ]
左脚踏上科学右脚踏上艺术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
——在高2020届学生捐建的“浮雕艺术墙”落成仪式上的发言
 

    艺术能启发我们产生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重要特征,创造力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根”的力量。人若无根,身似浮萍。今天,我们急需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唤起对科学的热爱,让我们的学生对内心极致的追求愈来愈浓,将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地培养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能够面对陌生的情况随机应变,享受新事物和改变的乐趣。

    今年,由高2020届学生为学校捐建的“浮雕艺术墙”,由五幅美术浮雕和六幅音乐浮雕组成。五幅美术浮雕中,有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朝唐寅的《溪山渔隐图》;清朝郑板桥的《兰竹双清》;现代徐悲鸿的《奔马图》。六幅音乐浮雕中,有先秦琴师俞伯牙所著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根据战国聂政刺韩王的故事谱成的琴曲《广陵散》;中国琵琶大曲《十面埋伏》;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胡笳十八拍》;古琴名曲《渔樵问答》;著名的中国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夕阳箫鼓》。

    造就一个创新人才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其中艺术素养便是一大因素。如果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美无动于衷,人们有充分理由可以怀疑他心中是否能树立起科学(真理)的美学标准。

    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琴。在他紧张思索光量子假说和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他遇到了困难,他就放下笔,拿起琴弓。那优美、和谐、充满了想象力的旋律,有助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国”里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音乐往往起了催化作用。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是相通的,还在于两者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相对性原理?他自己就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艺术的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想象力,这也是爱因斯坦左脚踏在科学上,右脚踏在艺术上的原因之一。

    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爱因斯坦揭示了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前者能满足我们的理性追求,后者能满足我们的感情渴望。

    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的成长。

    任何人的艺术修养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要多读、多听、多看,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要想欣赏音乐,就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

    前面,我主要讲了右脚踏在艺术上,现在,我还要讲一讲,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左脚还要踏在科学上。什么是科学?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有着各自不同的解释。我认同爱因斯坦的说法,科学即真理。

    踏在科学上,首先要有观察力,去观察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事情,只有全面认识了事物,才能科学地创新。

    其次,要学会思考,对问题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对现存的事物有怀疑的精神,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理性能力去认识真理乃是人的优秀和尊严之所在。

    第三,经常参与创造性活动,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自己制作贺卡、小礼物,小工艺品、做小实验、搞小制作、种花、植树等等,让我们的思维更趋灵敏,动作更加灵活。

    第四,从大自然中吸取智慧,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可以改造自然,但不能为所欲为,船中的人想毁掉船是愚蠢的。自然不仅供给人类物质上的需求,还提供人类智慧、道德、社会以及精神上成长的机会。自然规律就是人类的法则,自然界里蕴藏着治疗一切疾病的秘诀。

    第五,老师们的课堂教学需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的讲述应当做一些减法,教师没有必要将满满的一车“沙”倒给学生,令他们看到全部,而应当是拿起一粒沙让学生自己去瞧瞧看,让学生“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要抓住知识的关键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自己去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形象思维和集成思维。教学不是教知识,而是培养思维,创造是思维的产物,创造思维是创造活动的导师和领袖。

    对一个学生来说,真正有价值的是他的环境。几十年来,我们一年一景观,一景一文化。今年的“浮雕艺术墙”,既是一种精神载体,也体现文以载道。它所雕琢和反映的对象是对文化内涵深刻理解的彰显,它与校园的其它景观融为一体,是历史、传统、文明和社会的价值的沉淀。这些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会潜移默化地激励我们的学生像爱因斯坦、钱学森那样,左脚踏上科学,右脚踏上艺术,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

    教育,一肩挑着孩子的现在,一肩挑着国家的未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家未来。(作者系广元市宝轮中学校长谢红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