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教育 -- 版次:[ A04 ]
用真情暖民心以实干赢信任
——利州中专帮扶工作纪实
 

    卓卫全

    山寨村,一个坐落在旺苍北部山区高高云雾山脚下的小村庄,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云深雾重。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贫穷、封闭、荒凉一直困扰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2014年以来,利州中专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对帮扶旺苍县国华镇山寨村。四年来,利州中专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实施精准扶贫,山寨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只有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才能变成现实

    贫困村能否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产业能否做大做强,经营主体培育是关键。在利州中专积极引导下,山寨村先后发展起了猕猴桃、核桃、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

    根据山寨村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利州中专首先帮助村里搞起了高山稻田养鱼。学校把山寨的水拿到川农去化验,结果山寨村非常适合高山稻田养鱼,于是学校出资十万元将田埂全部硬化,并提供所有的技术和药品,还定期对这个稻田养鱼技术进行培训,全村大部分的贫困户参与稻田养鱼,每亩的收入达到1万元,为脱贫攻坚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住山寨村六组的林登军,一直想尝试种植红心猕猴桃,可是资金的问题却使他犯了难。学校驻村工作队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帮林登军申请了1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帮助他发展猕猴桃。不仅在资金上,在技术上学校也是给予林登军大力的支持,仅仅两年时间,林登军的红心猕猴桃种植规模就已经达到30亩,预计产值达20余万元。

    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让村民有满满的获得感

    通往山寨的路极其难走,尤其寨门地势险要,一排绝壁构成天然屏障,挡住通向山寨的去路,一条祖先们在悬崖上凿成的石级路一走就是无数个年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直靠肩挑背磨向山外运送农副产品。2006年全村百姓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修了一条简易的泥巴路,每到雨季就会被洪水冲得面目全非,历届镇村干部都曾把修路提到议事日程,但因各种原因,最终化作几声轻叹,不了了之,行路难一直牵绊着村民致富的脚步,交通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

    “不让脱贫‘卡’在路上”,学校接到扶贫任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计划硬化公路,改变交通“短板”。利州中专多方筹集资金,在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第一书记带领留守在家的男女老幼,平整路面、开挖排水沟、砌堡坎,大家齐心协力,甩开膀子加油干。如今,一条长7公里,宽4.5米高规格的村道公路,从国华场镇一直通到薛家碥村委会,打通了一直阻碍山寨村致富的“经络”,破天荒实现了无数代山寨人的公路梦。

    学校驻村工作队才来到山寨村的时候,发现村里的基础设施、活动阵地以及公共设施都非常落后,便多方筹措资金,高标准修建了党群公共服务中心和村民文化活动广场,配齐了办公设施设备。现在村级活动阵地包括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站、卫生计生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广播站、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等,彻底改善了村委会阵地功能单一、设施落后、环境差等状况。学校经常组织医学专业教师到村送医送药,为村民免费体检,给村民看病送药,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

    扶贫先扶智,改善当地教育条件,提升教育质量,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帮扶单位的利州中专,依托自身优势,帮助山寨村多名贫困学生圆上了上学梦。凡是到利州中专读书的扶贫村学生,学校不仅全部免除学杂费,还给予他们生活补助,这些年来,扶贫村到利州中专读书的学生近20人,学校为他们免除学杂费和发放生活补助近20万元。

    四年的坚持,如今的山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帮扶单位在这其中作出的巨大付出和坚守,当地群众干部是看的真真切切。山寨村党支部书记曹乾宗感激地说:“利州中专是真扶贫、扶真贫,带动贫困户增收很大,还成立了三大合作社,老百姓非常感谢;特别是我们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非常的辛苦,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木架房,寒冬腊月也没有电炉烤,但他们给我们想办法,出点子,找出路,现在我们村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经济壮大了,农民增收不再难了,这就是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悄然发生的变化。发展势头良好,风气面貌焕然一新的山寨村于去年顺利脱贫摘帽。如今的山寨村乡风文明,百姓感恩,产业兴旺,硕果飘香,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利州中专校长李锦欣慰地说:“接到扶贫工作任务后,学校积极响应,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帮扶工作中去,学校组建了主要领导带队的扶贫工作队,派出了三个年富力强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校依托自身优势,重点从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卫生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入手,结合帮扶村实际,为他们修建通村入户道路,规划产业发展,开办农民夜校,宣讲党的扶贫政策,组织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广泛开展送教、送医、送药、送科技、送文化、送温暖活动,截至目前,学校共投入帮扶资金两百万元左右,帮扶工作深得老百姓的好评和拥护,对我们扶贫工作者来说,老百姓的口碑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奖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