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朝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朝天 -- 版次:[ A03 ]
40年,深山小镇变化大
 

    刘洧君祝红

    “公路修到家门口,货物直接送上门,巴适得很。”1月13日,朝天区曾家镇张家村,78岁的孙成海正忙着为自家商铺卸货。

    青山连绵、绿网交织,生态资源丰富的曾家镇,改革开放40年来,该镇党委和全镇人民群众锐意革新,大力推进交通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让这个深山埋名的小镇跳出了群山之困。2018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9496元。

    小径变通途老商铺焕发新生机

    正值腊八,孙成海家厨房炉灶上熬着一锅飘香的腊八粥,他正与顾客笑问“饭否”。对孙成海来说,在家享受静好时光是40年前绝不敢想的事。

    多年前,张家村与外界的连接,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人走尚且困难,全村人出行靠走、吃饭看天,日子苦不堪言。

    “路不通,什么产业都发展不了,再这么下去,非得困死在这山沟里!”说到动情处,孙成海眼里闪着泪花。1984年张家村通了第一条公路,孙成海开了小商铺,自己跑三轮车进货、批发,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如今,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沙曾路、中曾路穿境而过,曾家镇到高铁站快速通道正加快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该镇从千山阻隔到路路畅通,上门来购物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运送货物的车一个电话就能上门。”孙成海在自家的小商铺增设了果蔬区,贩卖新鲜水果蔬菜,足不出户就能挣钱,“一年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

    穷山成景区当地人吃上“旅游饭”

    岁末,曾家山国际滑雪场内热闹非凡。“行有路、游有景,住有屋、吃有味,不虚此行!”刚从曾家山国际滑雪场出来的绵阳游客陈先生意犹未尽,他告诉笔者,他准备驱车前往响水寨民宿吃午饭,并在山上住上一晚。

    而20年前,这里全然是另一番景象:交通不通、土地荒芜、人烟萧条,群山围困的乡亲们端着“金碗”受穷。

    转变从2000年开始,朝天区乡村旅游发力,占尽天时地利的曾家镇抢抓机遇,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项目投资,实施旅游扶贫,旅游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该镇先后获得“全国百佳避暑小镇”“全国最美森林小镇”“中国门球之乡”等荣誉称号。

    曾家镇与日俱增的知名度,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为群众致富带来新机遇。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开办农家乐和民宿、当起了老板。截至目前,该镇已有乡村酒店5家,星级农家乐20余家,新村民居家庭型接待160余处,年接待游客110万多人次、农家乐营业额超过300万元。

    “米珍、酸水豆腐、腊蹄花等特色旅游商品特别受游客欢迎。”太平村一组李翠英夫妇经营的雨田山庄农家乐生意红火,白天餐饮,晚上住宿,每天接待游客近100人,收入能达到三四千元。

    富商做村官赤子心“领跑”奔康路

    在外人眼里,43岁的孙会平让人有些想不通:放着大好生意不管,回家当起了村支书。

    孙会平任职的张家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全村222户就有50户是建卡贫困户,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孙会平,接受新思想洗礼,脑子活、思路宽,几十年来,做过蔬菜种植、货物批发、生猪养殖,生意上顺风顺水,但贫瘠的家乡故土常常让他黯然神伤。2011年,孙会平回到张家村,被村民们一致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在乡亲们看来,成功的商人必然会成长为优秀的“领头雁”,选他,不会错!

    上任7年,孙会平扑下身子干工作,带领村两委班子起早贪黑,为当地困难群众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改善交通、住房、饮水各项基础设施,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张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退出贫困村。

    近年来,曾家镇在脱贫攻坚战中,就地选拔出一批政治素质强、致富带头能力强的村支书,孙会平只是其中一员。“举全镇之力、集全民之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曾家镇党委书记王天君介绍,该镇还将牢固树立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发力,努力建成全区经济副中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