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特刊 -- 版次:[ B02 ]
宜居乡村,留下向往的“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张欣兰宜谦

    乡村美,则国家美。

    党的十九大以来,利州区扎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助推乡村振兴,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坚持分类治理、协调推进、建管并重、兼顾特色,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工作,让“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成为了游客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黑亮平整的柏油路在山间环绕,绿树掩映的小洋楼洋溢着现代生活气息,层层叠叠的果园里各色果实点缀其间,村民的小车停在枝藤缠绕、挂着红灯笼的花园门前,茶香袅袅,笑声朗朗……这是在利州区赤化镇泥窝社区随处可见的一个场景。

    作为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新型农村社区,泥窝社区早在2014年就率先全区颁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七权”权证,为盘活资源“试水”乡村生态旅游打开了大门。如今的“泥窝”已经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窝窝”。

    “要‘面子’光,也要‘里子’强,有了好环境、好风气、更要有好产业,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赤化镇党委副书记潘星说,在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基础上,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泥窝社区大力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生活垃圾户分类、户卫生评比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引领作用,对做得好的家庭给予适当的生活用品奖励。长态化开展全域环境卫生整治,对河沟、村道周边清杂去乱,对房前屋后的鸡棚狗舍拆除、乱堆乱放清理,彻底解决“垃圾山”“垃圾沟”“死角垃圾”等问题。积极发动村民对屋内屋外、楼上楼下进行大清洁、大扫除,做到室内外干净整洁。

    穿过“桃花岛”,跨过竹贤桥,静坐竹亭中,只听溪水潺潺,望庭院深深,处处青竹幽幽……通过实施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家园变花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五变”行动,让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村民的共识。“做竹筒饭、竹筒肉之类的特色菜,一年可以赚十多万元,而且老人小孩都照顾到了。”开办起农家乐的社区居民陈义鑫一脸幸福地说,以前跑货运长年在外奔波,现在在家门口也能创业挣钱。

    在利州区,泥窝社区只是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区坚持抓点示范和整村推进结合,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推广“户集村收乡运区处理”模式,引导农村居民购置家用分类垃圾桶,共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点1363个,确保生活垃圾收集率达100%。

    利州区龙潭乡是川东北盆周山区典型的纯农业乡镇,过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旱厕脏又臭,污水靠蒸发”是这里的现实写照。

    为了彻底改变乡村面貌,龙潭乡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原则,改造建设农村户用厕所;并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和扶贫新村建设,重点完善“1+6”村级服务中心、学校等公共场所公厕配建,新建改建了乡村公共厕所。同时,因地制宜建立厕所粪污贮存、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畜禽粪污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目前,利州区农村公厕覆盖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以上。

    按照“产业基地中建农民新村,新村周围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龙潭乡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梯次布局了乡村旅游、生态果蔬、畜牧养殖等近郊都市农业产业。“我们村干净整洁,既看不到污水也闻不到异味,来这里旅游的人都多了。”龙潭乡曙光村村民陈德强对他家附近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赞不绝口,“现在农村的生活污水都送给‘洋机器’喝,变成清水了。”运行该设备8个小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就能大部分清除,污水就可变为清水,异味也得到消除,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

    目前,利州区已累计完成治理11959户,其中小型污水站处理832户、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处理259户、接入城市管网4016户、沼气池处理6852户,实现了应纳则纳、应集则集、应治则治、达标排放。同时,该区以规模养殖场和散养密集区为重点,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综合施策,实现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粪污资源化率达81.3%,规模养殖场装备配套率80%。

    行走在龙潭乡,坡屋面、高屋脊、小青瓦、白粉墙、灰墙裙、格子窗……利州区将当地历史文化、红色符号、家训家风等元素融入到文化祠堂、文化墙的修建中,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全区累计改造旧房民居3934户,建成新村聚居点364个,修缮保护传统村落10个、历史建筑10处。

    “来了龙潭,就不想走哦!”曾经的山坡地变成了成片的果园,整洁的环境卫生让这里游人如织,村民们吃上了“乡村旅游饭”,更加幸福的生活正向他们走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