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特刊 -- 版次:[ B02 ]
以“三治”激活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
 

    本报记者张欣兰宜谦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振兴离不开秩序,良好的秩序则源自有效治理。利州区通过将法治、德治和自治有机融合,激活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用实践证明了,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上午察看一组堰塘涨水情况,下午讨论安置点果树补偿事宜,晚上召集村民开小组会议……”龙潭乡建设村专职副书记冯浩一天的工作满满当当。这位在田间地头找希望的“专职村支书”,在34岁时,告别十六载的军旅生涯,带着自信与荣光回到家乡,却始终保持着军人敬业奉献的本色,放下面子、扑下身子用实际行动做表率,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利州区持续深化“一村一领头羊”计划,探索创新村支书选任模式,通过“岗编适度分离”机制,从退伍军人、转聘大学生村官中优选26名专职村支书到村任职,奋力打造专职专业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是欧德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让我有了办农家乐的信心。没想到从今年春节营业以来,生意很不错。”8月23日,利州区大石镇青岭村村民欧军说起自己建设农家乐的经历时,对本村的“联户长”欧德勇赞赏有加。

    为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质量,聚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近年来,利州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共设立3197个“联户党建网络”,每个网络推选一名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党员“联户长”,负责联系15户左右的群众,让他们享受“小事不出联户体、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镇”的实惠,有效连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利州区切实推动各类优秀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展才华、显身手,助推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2018年10月,荣山镇平基村60余亩金丝皇菊已全部盛开。看着游客纷至沓来,金丝皇菊供不应求,“90后”的平基村村主任李从宝喜上眉梢。一年前,他还在广东佛山某公司担任人事行政经理,如今为了那一抹乡愁,作为优秀农民工回到家乡,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力量所在、乡村党组织的希望所在。

    出去散作“满天星”,回来聚成“一团火”。为回引更多像李从宝这样的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利州区以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为载体,创新农民工党建“双联五制”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固干强枝”“头羊选育”等八大工程。目前,已引导3500余名优秀农民工反哺家乡,新培育216名优秀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发展148名致富带头人成为党员,遴选10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为巩固脱贫摘帽成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利州区强化人才“供给侧”思维,推动优质人才资源向农村基层流动,“柔性引才”接入高端智力,注重产学研协同推进,吸引114名行业领军人才献智献策,实施了“归巢创业”计划、“市民下乡”计划和“智力反哺”计划;积极探索“人才+”模式,组织开展“专家人才利州行”“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选派农业、水利等领域专家693人,围绕绿色果蔬、生态养殖等优势产业,开展发展规划、技术培训,全覆盖建立乡村两级人才工作站,动态储备各类人才3956名;以党建扶贫示范行动为统揽,打造党建扶贫示范带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充分发挥种养大户等本土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强带弱、大带小,带领群众致富增收……

    当前,利州区正着力实施组织优化工程、骨干引领工程等7大乡村治理重点工程,规划建设赤化——白朝——宝轮、龙潭——大石——荣山等4条示范带,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到2022年,力争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村综合服务站建有率、一村一法律顾问配置率均达100%。

    本版图片由利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