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1 ]
脱贫致富要靠“一双手”
——苍溪县扶贫扶志采访见闻
 

    本报记者盛伍

    新年伊始,杨军华的两亩猕猴桃园打理得整整齐齐。“前段农闲时节,整园、施肥、修枝……这些冬管技术,我都可以自己做。”杨军华说。

    苍溪县云峰镇紫练村三组杨军华今年57岁,在几年前的一次检查中,发现患上慢性肺气肿,妻子张思琴患有高血压和骨质增生,为了治病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一夜之间成为村里的贫困户。

    “身体不好,走路气喘,莫法外出打工,只能留在家。”杨军华整天在叹息中度过,生活充满了阴郁。

    2014年,杨军华被识别为“贫困户”。帮扶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没少去他家串门,了解发展意愿,为他“出谋划策”。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杨军华深受触动,迅速转变观念,决定用勤劳双手,不等不靠发展产业改变贫困面貌。

    猕猴桃是当地较为成熟的产业,看到村里的种植户赚到钱,杨军华动心了。

    说干就干。没有适宜的土地,他流转邻村两亩土地;缺乏资金,他申请扶贫信贷资金5万元;缺乏管护技术,他主动找当地“土专家”学,参加培训……

    “他从来没有主动向村上提出啥要求,解决啥问题。”紫练村党支部书记杨兴川告诉记者,杨军华对摆脱贫困决心大,铆足了劲。

    两亩猕猴桃成了杨军华的指望。“就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精心管理果园。”杨军华整日劳作在园子,猕猴桃长势越来越好。

    2018年,猕猴桃终于挂果了,当年收入1万多元。

    “施农家肥,不浸果,不打药,绝对有机生态果。”杨军华种植的猕猴桃卖出了好价钱,“收购商入户收购,当场检测,每斤12元,没有还价。”

    去年,两亩猕猴桃全面挂果,收入达9万元。杨军华喜上眉梢。

    “好收成不能忘了党的好政策。”甩掉“贫困帽”的杨军华说,如果没有精准扶贫政策,没有市农业农村局帮扶干部扶持,没有镇村干部关心,自己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他能够有今天,全靠自力更生的精神,还有那双勤劳的茧手。”杨兴川说,杨军华已经成为全村贫困户产业发展的佼佼者,成为群众身边脱贫致富的标杆。在他的带动下,紫练村贫困户都建起了产业园,人均增收超过8000元。

    去年,杨军华还清了贷款,对住房进行了改建,住上两层小楼,购置了三轮电动车,入户路也硬化了……日子越来越有味。

    新的一年,杨军华有新的打算。“准备再栽种一亩猕猴桃,在房前屋后发展‘田坎经济’,栽种200多株柑桔。三年后,家庭收入争取超过20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